7月1日,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了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啟動儀式,并同步舉辦“推廣綠證自愿認購暨首屆中國綠色電力高峰論壇”。自此,綠證自愿認購平臺上線。
當天,前三家認購綠證的部委機關、首批認購綠證的地方政府、企業和個人獲頒了綠證認購證書,其實第一批買家有很多熟悉的以及沒想到的名字。
記者采訪了水電水利
什么樣的綠證,更有競爭力?
價格因素是變動的因素。
目前來看,風電的上網電價是4毛多到5毛多錢,光伏的上網電價是7毛多到8毛多,以前是9毛多。通過光伏領跑者的實施,光伏技術進步,成本降低,上網電價下降。風電本身制造成本比較高,受資源影響比較大,光伏價格下降幅度更大,也很有可能在十三五期間,光伏價格不一定就會比風電高。現在更愿意買風電的,以后可能有些地方更愿意買光伏的。
第二個方面,原則上不同地區的上網電價是有差別,有的4毛多,有的5毛多,但在不同地區,火電標桿電價差別也很大。4毛多的電價雖然低,但火電標桿電價可能2毛多,5毛多電價高一點,但火電的標桿電價可能是4毛多。
要看中間的補貼差價,并不是誰的電價低,誰的差價就低,綠證的價格就低。不一定是這個概念。更看重的是補貼的強度,而不是電價。
在哪個區域里,自然條件更好的,項目效益更好的,比如同樣在云南或者四川,我的發電小時數比別人高,單位造價比別人低,這種情況下,單位度電成本就可以比別人低。同樣情況下,你要賣2毛錢才能把補貼收回來,我1毛8甚至1毛7就夠了。這樣我的綠證更有競爭優勢。
總的來說,單位補貼強度越低,綠證越有優勢。
其他可再生能源能不能玩綠證?
綠證的出臺背景和目的有幾個方面。
一個是引導綠色消費,通過綠證這種方式,能夠證明你使用了綠電,踐行了綠色消費。
第二個,清潔能源新能源,通過綠電把環境效益體現出來。
第三,當然通過綠電,解決目前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單一靠收電費的補貼來源方式,能有效解決資金缺口。
在研究政策的時候,解決補貼不足是主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
綠證制度的原則要求是綠電,不一定只是陸上風電和光伏。只是目前情況下,陸上風電和光伏地面電站相對比較成熟,技術進步比較明顯,經濟性比較高一些。在推行綠電的時候,他們的價格優勢相對明顯一點。
如果同樣情況下,海上風電、生物質能項目一個證書的價格可能會更高。這種情況下,買家可能會比較愿意買陸上風電和光伏,對海上風電、生物質等可能不太愿意買。
為了鼓勵行業發展,要把有限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用到新的、需要補貼強度更大的地方去。
當然,等到其他可再生能源發展起來了,都可以納入綠電范圍,沒有任何問題。只是看時機是不是成熟,如果拿進來沒有優勢,可能對行業發展不是很有利。
水電什么時候能參與進來?
在研究風電、光伏的時候,水電企業也一直在問。這個可能下一步也會研究。
最終還是要看綠證的購買力到底怎么樣。因為水電的體量很大。從去年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的數據來看,水電是1.1萬億千瓦時,風電是2000多億,光伏是幾百億,風電、光伏兩個加起來是3000億。
水電的體量是光伏、風電的3-4倍,而大家的購買力究竟怎么樣?還是個問題。
現在是先培育這個市場,引導綠色消費。水電、核電是不是進來,要看有沒有市場。首先市場要先培育起來。
以后實現平價上網了,還需要綠證么?
每個行業的發展,都是剛開始起步階段需要比較強的政策扶持,但慢慢發展起來,一定通過自身努力,技術進步成本降低,最終對國家補貼的要求越來越低,最終走向平價上網,不要補貼。
但,不要補貼了,綠證是不是就不要搞了?實際上在很多國家,未來真正實現綠色消費,不要補貼的情況下,也有綠證制度。
我個人觀點是,平價上網后,綠證還可以搞。到那時,可以實行更低廉的綠電價格,現在一毛多兩毛錢,未來可能一度電一分錢兩分錢,這也是個證明,引導大家去消費綠色電力。
另外,通過綠證交易可以獲得額外收益,能鼓勵開發企業、投資企業、制造企業,更多把產品、投資納入綠色消費里,從供給側、消費側去踐行綠色發展。
綠證絕對不能再次交易嗎?
目前自愿認購時不允許二次交易,也就是說,既然是自愿認購,認購了就是你愿意消費這個,承擔社會責任,不能第二天就轉給別人。
但,不排除今后在強制階段,會允許二次交易。
作者:劉麗麗 來源:能見派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