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四年發展的檢驗,我國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發展出現了四大深層次矛盾。
解決深層次矛盾的對策
從發達國家的能源規劃和實際應用來看,隨著系統成本的不斷降低,分布式光伏電站將在未來能源結構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解決分布式光伏發展深層次的矛盾,才能符合歷史發展潮流。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步伐,才能使得中國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從資源消耗型結構轉化為資源可再生利用型結構、這樣的發展方向才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選擇。
值得慶幸的是,解決這些深層次矛盾并非毫無辦法,而是有章可循。只要認真對待和合理布局,就可以使得這些矛盾迎刃而解。結合正在大力推行的電力改革措施,有以下對策可以緩解甚至直接解決分布式光伏發展的難題。
1、建設多能互補友好型電網。從美國電網目前對分布式遇到的困境看,由于原來電網的規劃和布局完全建立在傳統電源的基礎上,形成了分布式電源發展和電網架構背道而馳的局面。因此從現在開始,根據分布式能源的發展趨勢,調整電網投資規劃,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盡量使得電源就近消納,這將使得電源建設和電量消費結構更趨合理和完善。
從德國發展的經驗看,其高滲透率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正是建立起了全社會多能互補,可再生能源優先的機制,從而使得環境成本大大下降。甚至有德國專家認為,在可再生能源滲透率低于70%之前,電網完全可以起到大儲能作用,調節和消化可再生能源對電力系統運行帶來的沖擊。
2016年7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頒發了《關于推進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2016年12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評選結果公示》,拉開了我國建設多能互補項目的帷幕。除此以外,電網可以充分發揮自身是電源蓄水池的優勢,在理念和技術上積極建設可再生能源友好型電網,尤其是農網改造的過程中充分考慮未來分布式能源的應用所需要的容量和配網架構,這將給電網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在增量配網中試行去補貼。有人說,去補貼會給光伏業帶來災難,而我們的結論是,通過電改政策的支持和金融創新,去補貼后的光伏產業才是迅猛發展的起點。和其他能源形式不一樣的是,分布式光伏的供電區域在用戶側,因此光伏平價的對標點是用戶側的終端銷售電價。從這個角度考慮,全國負荷中心地區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已經具備了取消補貼的條件。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證明:
⑴、投資造價
光伏電站造價已經從2010年的25000元/千瓦下降到目前的5000元~6000元/千瓦;
⑵、度電成本
在首年1100小時發電量,30%資本金,資金成本6.5%,投資造價6元/瓦,年運維費用0.15元/瓦的條件下,20年平均度電成本低于0.53元/千瓦時;首年度電成本低于0.71元/千瓦時;光伏電站投資造價每下降0.5元/瓦,20年平均度電成本下降0.03元/千瓦時;
⑶、銷售電價
上表是全國各地區全年上午6點到下午6點的大工業平均銷售電價統計表。
由此表可以看出,如果直接對用戶銷售光伏電力,華東,華北,華南(中南地區雖然平均電價比華北高,但是由于陽光資源不足,因此光伏度電成本相對較高)都具備了取消光伏補貼、電站仍然可以盈利的條件。而這些則是我國經濟最發達、負荷最集中的地區。
考慮到分布式光伏電站在去補貼后面臨的風險較大,為鼓勵投資方不依靠補貼發展可再生能源,應給予其良好的政策環境。這些政策包括:鼓勵將可再生能源發電作為自備電源;鼓勵分布式光伏發電點對點就近消納;給予分布式光伏電站點對網優先選擇權;賦予分布式光伏發電企業新增配網優先投資權;延續目前對可再生能源的非補貼類優惠政策。
3、加快儲能發展。如果說電網是電力輸送的大動脈,那么分布式能源連接的是能源輸送的毛細血管。我們既需要保證大動脈的安全穩定,更要讓毛細血管暢通無阻。而儲能則是保證毛細血管暢通的重要手段。雖然電網越友好,分布式光伏電站對儲能的依賴越低。但是在部分地區尤其是負荷中心,由于電力尖峰時刻的電量巨大,從而導致電網調節成本過高,儲能的作用就非常明顯了。
由于分布式電源的波動性,使得儲能成為調節電力富余和短缺的重要手段。從目前看來,儲能技術的突破和普及,將使得可再生能源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對電力的使用進行調節。近年來,儲能已經在電網調峰調頻、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領域展現出了深厚的潛力。盡管目前儲能產品的成本較高,但隨著分布式光伏的平價應用、儲能技術的進步、整個產業鏈的逐步完善和應用規模的不斷擴大,儲能將會成為分布式光伏電力平價銷售后的另一個技術爆點。
4、提高屋頂質量。鑒于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大規模應用,為最大限度的利用屋頂資源,華東地區各地政府出臺了鼓勵房屋業主提高屋頂質量,力求荷載標準滿足光伏電站安裝要求的辦法。這充分反映了部分地方政府也開始采取措施,為清潔能源的使用掃清障礙。尤其是浙江、安徽部分地方政府規定超過1000平方米新建的房屋屋頂必須達到光伏電站安裝的要求,有力的增強了分布式電站的安裝規模。
隨著光伏電站系統造價的不斷降低,已經有大量不能利用的屋頂、房屋業主和投資方愿意重新更換,從而達到安裝光伏電站的要求。一方面可以改造之前不符合建筑規范的舊房屋建筑,大大提高原有房屋建筑的質量;另外一方面更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隨著屋頂質量的不斷提高,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規模將得到極大的擴展。
作者:彭立斌 來源:能源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