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特別是涉及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領域,國有企業并購重組的步伐正在顯著加快,圍繞著國企改革的市場化重組正在全面加速。按照國資委的路線,下一步將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推進力度,按照“成熟一戶、推進一戶”的原則,圍繞做強做優做大目標,加快深度調整重組步伐,可以預計,隨著兼并重組的全面
深入電力煤炭是重組焦點
電力和煤炭兩個能源行業無疑是本輪國企改革重組的焦點。按照國資委的計劃,央企將在今年年內通過重組整合減少到100家以內,尤其是鋼鐵、煤炭、電力業務整合要加快推進,使專業鋼鐵煤炭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電煤一體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其他涉煤中央企業原則上退出煤炭行業。
電力行業方面,中國神華和中國國電的重組進展受市場關注。目前102家央企中,擁有發電業務的能源類央企共有12家,因此分析師認為,電力業務的央企集中度提升空間較大。有消息稱,五大發電集團的第二起合并目前也已經露出端倪,國電投和華能集團正在就重組一事展開接觸。
煤炭行業方面,神華集團、中煤能源、中煤科工等均是以煤炭相關領域為主業的央企。有數據顯示,目前央企煤炭總產能8.46億噸,除神華、中煤及五大電力公司外,不以煤炭為主業的央企產能約1億噸。今年以來,煤企巨頭中煤集團被曝出人事頻繁調整,正在醞釀大規模的整合重組。而傳言也得到了事實印證,5月8日,保利能源宣布將整體劃轉至中煤集團旗下。對于未來,有專家預測,雖然神華與中煤主業相近且體量較大,重組難度相對較高,還需長時間醞釀,但也不排除兼并重組的可能性。
不僅如此,在能源系央企兼并重組全面提速的同時,地方能源系國企的整合也在加快。就在不久前河南省國資委召開的全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暨國資監管工作會議上,明確了今年三家煤炭巨頭(河南能源集團、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鄭煤集團)將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實際上,去年以來,山東能源集團、兗礦集團等都成立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貴州此前也調整了相關政策推動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在“數量減半”基礎上,提出重組后不得超過重組前煤礦產能之和,且重組后規模不得低于30萬噸/年的政策要求。同時,對積極開展兼并重組已完成去產能關閉煤礦的企業實施梯級獎補。此外,上海、天津、山西等地的國有企業改革也正在全面加速,通過資本市場的并購重組來優化資產已經成為了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山西省6月正式出臺國企改革文件,包括《關于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指導意見》等4個配套文件。上述文件要求,要積極開展資本運作,充分利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平臺,對同質化競爭嚴重和產業關聯性強的上市公司,以及未上市的資產業務,通過市場化方式,推動專業化重組,打造具有鮮明產業特征和規模效益的上市公司。上海電氣重組方案則已于5月獲上海市國資委的批復。重組后,上海電氣將成為上海國資第八家實現整體上市的集團公司。
融合力避“組而不合”及“大而不強”
“我國國企正在經歷大型重組浪潮,不僅將提升企業效益,還將提高國企整體實力。現在世界上企業重組經歷幾次大潮,已經進入大企業時代,今年下半年重組大戲在后頭,可能會一臺接一臺。”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四大行業市場主體太多,發展雷同,資源配置不合理,影響整個行業的效率和效益。他表示,現在從事電力生產的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國家電投五大發電集團以及國投電力、國華電力、華潤電力、中廣核等四家規模稍小的發電企業都是國有企業,“九家企業參與同質化的競爭,顯然是不合適的,電力行業重組勢在必行。”
李錦認為,國企改革已進入“施工高峰期”,下半年各項改革任務都有望落地,形成國企改革與發展的良好勢態。他表示,重組不僅將提升企業效益,還將提高國企整體實力,使資源向需求旺盛的產業和產業的中高鏈條集中。一方面,調整結構、增加資源集中度,是國企自身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通過重組整合能提高企業“走出去”的能力,提高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競爭力,也是目前企業發展的大趨勢。因此,他認為,未來或將建立跨行業、跨所有制、跨領域的煤電運一體超大規模的能源企業。
記者了解到,目前重組整合中如何避免“組而不合”及“大而不強”的問題仍是多位專家所擔憂的。“重組整合不能是簡單的物理變化,應通過公司化治理和市場化經營使兩家企業達到內部融合。此外,重組整合一定要發揮好調結構、整資源的優勢,不能只做大而忽略變優變強的問題。”李錦說。對此他建議,應在重組整合前制定明確的目標和方案,做好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工作,同時也要將重組整合與組建完善投資運營公司、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內容結合起來,以問題為導向,在重組整合過程中用改革的方法化解矛盾。
作者:楊燁 林遠 黃可欣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