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地處鄂豫皖三省八縣結合部,總面積3814平方公里,是安徽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貧困山區縣。 截至2013年底,總人口68萬的金寨縣有貧困戶45687戶,貧困人口147723人,貧困發生率25.68%。巨大的扶貧壓力,促使金寨縣選擇了光伏扶貧的方式。&nbs
位于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地處鄂豫皖三省八縣結合部,總面積3814平方公里,是安徽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貧困山區縣。
截至2013年底,總人口68萬的金寨縣有貧困戶45687戶,貧困人口147723人,貧困發生率25.68%。巨大的扶貧壓力,促使金寨縣選擇了光伏扶貧的方式。
“2014年,我們在光伏農業生態園項目的引進和建設過程中,發現光伏產業具有光明前景,投資回報率較高,而且操作簡單,便于維護,收入穩定,一次投資,長期受益,是完全適合‘失能’‘弱能’貧困家庭的扶貧項目。經過反復調研論證,我們將太陽能發電作為精準扶貧的重點項目,探索光伏扶貧新模式。2014年6月,金寨縣啟動‘光伏扶貧惠千家’項目。當年,金寨縣共有2008戶貧困群眾在自家屋頂上安裝了裝機容量3千瓦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并在當年11月實現了并網發電。”金寨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光伏產業蓬勃發展
金寨縣的太陽能資源比較豐富,年平均日照2100小時,多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4800兆焦耳/平方米,成為金寨縣開發和利用光熱資源的先天優勢。也正是因為光伏扶貧的順利開展,安徽省的光伏電站得到了蓬勃發展。
2014年8月,信義金寨15萬千瓦光伏電站并網發電,大型地面電站從無到有。截至2016年年底,安徽省光伏發電累計并網容量345.4萬千瓦,光伏全年發電量20.7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1.2%。
2014年信義光伏農業生態園項目的成功,使當地政府發現實施光伏扶貧是適合“失能”“弱能”貧困家庭增收的好項目。一是太陽能發電技術已成熟且不斷提高;二是太陽能發電成本越來越低,光電轉換率和投資回報率越來越高;三是太陽能發電屬于綠色新能源產業,國家鼓勵發展;四是操作簡單,無需過多的人力投入;五是使用壽命至少25年以上,一次投資,長期受益。
2015年,國務院扶貧辦將光伏扶貧作為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光伏發展與扶貧工作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和對接性,光伏扶貧是產業扶貧到戶的一種有效途徑,可以通過精確瞄準,有效對接貧困村、貧困戶,充分利用貧苦地區豐富的光熱條件和屋頂資源,實現光伏產業發展和貧困戶脫貧致富比翼齊飛。”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梁衛國表示。
2016年全省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225萬千瓦,全省清潔能源實現全額消納。
作者:高雅 來源:國家電網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