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地處鄂豫皖三省八縣結合部,總面積3814平方公里,是安徽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貧困山區縣。 截至2013年底,總人口68萬的金寨縣有貧困戶45687戶,貧困人口147723人,貧困發生率25.68%。巨大的扶貧壓力,促使金寨縣選擇了光伏扶貧的方式。&nbs
合理規劃下的電網發展
2016年,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貫徹執行國家發改委《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積極參與全省光伏扶貧方案編制和建設選址,扎實推進配套電力線路建設,全年累計投資1.5億元,投運220千伏及以下配套線路890公里。
“安徽省很多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地區位于區域電網末端,由于地區分布和發展不平衡,區域可再生能源規劃容量與電網規劃送出能力不配套,發電項目與外送線路工程建設不同步,已成為制約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安徽省能源局相關人士表示。
“光伏發展有三大制約因素,土地、資金,還有電網,尤其是因為電網的發展與電源建設不協調,全國很多地方出現了棄風棄光的現象,但安徽沒有出現,主要是我們前期規劃做的好!眹W安徽電力營銷部副主任劉志祥說。
“以金寨為例,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批復,金寨到2020年光伏電站要建設320萬千瓦,而金寨平時的負荷也就十幾萬千瓦。為了滿足金寨的光伏送出需要,我們在2015年規劃獲批之后,就做了一個配套的百萬千瓦級輸電基地計劃。根據規劃,我們要新建一座500千伏變電站,還有7個220千伏換流站。總投資近20億元!眹W安徽電力發展策劃部規劃二處主管趙鋒說。
在提升農網承載能力方面,自2014年以來,金寨區域110千伏及以上電網總投資達2.9億元,進一步優化完善和提高了金寨電網的骨干網架;充分利用國家加大農網改造投入的有利時機,加快金寨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在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中投入3.2億元,改善了金寨農網的供電能力和裝備水平。
2016年5月28日,由國家電網公司捐贈的金寨縣金剛臺村200千瓦跟蹤式農光互補光伏電站正式并網發電。這是安徽省首個跟蹤式農光互補光伏電站。這座占地約5.8畝、總投資約165萬元的電站,運用目前世界領先的太陽跟蹤技術,實現太陽能發電和生態種植有機結合,年發電量約為18萬千瓦時。
今年6月發布的《安徽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鼓勵采用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光伏+”模式建設地面光伏電站,大力推廣工業廠房和公共建筑等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力爭到2020年,全省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800萬千瓦。
不打無準備之仗
截至今年5月底,安徽省太陽能并網容量共計為493萬千瓦。而到2020年年底,安徽可以消納的太陽能發電容量為800萬千瓦。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安徽省計劃投資可再生能源1000億元左右,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5.5%,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1760萬千瓦,占安徽省發電總裝機容量的23%。
“省能源局開始規劃的是1000萬千瓦,后來我們根據安徽省的調峰調頻和火電水電發展等實際情況,經過測算后發現電網消納能力為800萬千瓦。經過多次溝通匯報,去年年底安徽省能源局編制的‘十三五’電力規劃中,就調低到了800萬千瓦。”趙鋒說。
“實際上,就算是800萬千瓦的消納目標,根據評估,到2019年還是會出現困難!眹W安徽電力調控中心副主任戴長春說。記者了解到,雖然目前安徽沒有出現棄光現象,但一些區域已經出現了趨于飽和的情況。
“從2014年太陽能發電真正快速發展開始,這幾年太陽能發電每年都以翻番的速度增長!贝鏖L春說。為此,國網安徽電力做了兩個預測系統,一個是負荷預測系統,一個是新能源發電預測,前者的準確率超過95%以上,后者的準確率在80%以上。“因為太陽能發電和用電負荷沒有辦法提前安排,如果這兩個系統預測準確的話,我們就可以準確安排火電情況,這對于消納新能源是很重要的!贝鏖L春說。
安徽省的用電高峰時段是晚高峰,這個時候沒有太陽能發電,高峰時段火電能夠獨立承擔全電力平衡任務,而下午時段,光伏大發,火電機組要降出力來滿足電力平衡的要求!耙话闱闆r下,火電機組降到50%就可以了,但我們現在在做降低到40%的試運行!贝鏖L春說。
這個實驗只針對30萬千瓦以上的大機組,安徽省共有60臺,目前已經完成了50%,今年年底將全部完成。
根據國家計劃,2018年安徽要接收特高壓直流輸電300萬千瓦,而這個實驗就是在為特高壓入皖做準備。“有備才能無患,隨著光伏電站的迅速發展,我們的任務將更加艱巨!贝鏖L春說。
作者:高雅 來源:國家電網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