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塔式光熱發電的平準化電力成本約為9美分/KWh(約合人民幣0.61元/KWh)。” “我們所做的一系列分析研究表明在項目的各個環節都有降低成本的可能性。我們預計到2025年,建設總成本有望下降33%-37%,平準化電力成本則可能降幅更大一些,可達37%-43%。” “但可以確定的是,CSP行業
記者:光熱發電設備和安裝方面的成本有可能進一步降低嗎?
MichaelTaylor:若想降低成本需將兩者綜合考慮。例如在槽式光熱電站中,選擇規模化生產口徑更大的拋物面槽式聚光器,就可在保證發電量的同時,減少設備安裝的工作量。盡管更大口徑的槽式聚光器可能需要額外的加固結構,但此舉仍將有效降低安裝成本。
換言之,成本的大幅降低其實源于對設計的優化。雖然在某些情況下,這一改變可能使部分組件的安裝成本有所上升,但只要此法能夠提高系統的整體運行效率,逐步降低安裝總成本不成問題。
記者:您認為光發熱發電項目在哪個方面最有可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MichaelTaylor:此前已提到,降低成本最大的可能性在于減小一些關鍵支出項的成本,例如太陽島和EPC成本。同時,槽式光熱電站和塔式光熱電站不能混為一談。
根據IRENA公布數據,槽式光熱發電站未來成本降低的可能性分布較為均衡,主要包括太陽島、EPC、業主成本以及儲能方面成本的下降。
另外,提高電站運行溫度是降低儲能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然而,塔式光熱電站的運行溫度目前已經高于槽式,因此對于塔式光熱電站而言,依靠提高溫度來降低成本的空間相對較小。
塔式光熱電站成本的降低方法主要集中于太陽島,特別是定日鏡和追蹤系統成本的降低。
表3:2015-2025年槽式光熱電站與塔式光熱電站成本下降潛力(來源:IRENA/DLR,2016)
EPC成本的下降將主要依靠安裝成本的降低。此外,相對槽式電站,塔式光熱電站更應關注成套發電設備的成本降低。
光熱發電項目中可利用創新型技術來降低成本的地方絕不止一處。而從長遠角度出發,總體成本的下降還是依賴于單個組件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以及運維成本的下降。
與此同時,工業化、規模經濟、提高供應鏈競爭力等措施的并用為降低成本所做的貢獻不可小覷。
通過觀察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我們發現,當某個產業擁有群聚效應以及多個供應商時,我們能進一步降低風險邊際,擁有更多機會尋找合適的替換材料并開展技術創新。此外,在積累了一定技術經驗的基礎上,承包商會更加積極地采取措施降低意外事故的風險,并且做好準備來接納較低的投資回報。
因此,需要各個方面要素進行綜合考量才能從整體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記者:您認為CSP產業何時會達到上述的龐大體量?
MichaelTaylor:很難預料。如果非要猜測的話,可以拿海上風電來做參照。在西歐,海上風電電價一直十分高昂,約為13~20美分/kWh。但在2016年末,當海上風電總裝機量達到13GW時,丹麥、荷蘭、德國等地的項目競標中出現了極低的競標價。這種低價的出現時間甚至比風電行業最初所預計的還要早。當然,這不一定說當CSP達到了13GW的體量后才可以出現這樣的低價,或者2016年末發生在風電行業的電價大幅下降就一定會發生在CSP行業,但是可以確定的是,CSP行業必須致力于擴大體量。目前CSP總裝機量是5GW,在現階段,降低電價的主要途徑就是擴大體量。一旦達到了一定體量,電價會下降得比人們所預期的更快。
在由傳統能源向可持續性新能源的轉型中,CSP以其強大的調峰能力、更高的電網占比等優勢脫穎而出。對于擁有高值太陽直射輻照量(DNI)的國家和地區來說,CSP很有可能成為其綜合能源利用的一部分。
作者:Xylona Courtney 來源:CSPPLAZA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