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內蒙古電力公司(蒙西電網)新能源多項運行數據創歷史新高
今年上半年,內蒙古電力公司(蒙西電網)新能源多項運行數據創歷史新高:
5月5日風電單日發電量接近2億千瓦時,占當日全網發電量的33.4%。
5月12日新能源最大發電出力1186.2萬千瓦,占全網實時出力的47.38%。
4月16日風電單日發電量達到1.9412億千瓦時,占當日全網發電量的33.45%(占全網總供電量的43.38%)。
4月17日風電最大發電電力達到1038.2萬千瓦,占全網實時出力的42.02%。
這一系列創紀錄表現的背景是什么?是否意味著找到了緩解“棄風棄光”的新路徑?或是表明在現有條件下改善新能源消納仍有較大空間?日前,記者對內蒙古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采訪。
既有特定背景又離不開電網努力
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蒙西電網風電發電量141.66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7%,棄風電量29.95億千瓦時, 棄風率17.5%。光伏發電量37.09億千瓦時,棄光電量1.95億千瓦時,棄光率5%。
近年來,蒙西電網棄風、棄光問題一直存在,但新能源消納總量逐年增加也是事實。特別是今年四五月間,風電消納的創紀錄表現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戳此查看相關報道:從蒙西棄風問題的改善,反觀全國新能源消納難題)
內蒙古電力公司調控中心主任侯佑華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必須承認四五月間風電的創紀錄表現是在特定時期、特定風況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的,但離不開內蒙古電力公司在新能源消納方面所做的努力,蒙西電網多年來的風電運行經驗表明,認真研究風電運行規律,挖掘自身消納潛力,積極尋求政策支持,改善新能源消納仍有空間。”
侯佑華稱,“棄風”問題是一個全局性問題,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如電網調峰能力、網架結構約束及電網承載能力等,需要政府、電網及風電企業從自身角度出發,共同努力來減少“棄風”。
蒙西電網現有新能源裝機達到2100萬千瓦,近十年年均裝機增長20%以上,對電網承載能力形成了較大挑戰。
內蒙古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蒙西電網新能源裝機爆炸式增長,既有國家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利益驅使的因素,也有各新能源投資方推波助瀾的影響,是多方共同作用產生的后果。政府為拉動地方經濟,積極爭取新能源項目,各新能源建設企業為了搶資源拼命上項目,導致新能源裝機容量超過電網的承載能力,產生了“棄風棄光”現象。另一方面,電網的規劃建設周期長,無法滿足新能源項目的快速增長,致使電網網架約束逐漸增多,被迫“棄風棄光”。
“上述問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一部分,但要根本上解決棄風棄光問題,需要國家、地方政府、電網公司及新能源投資方共同努力,積極從自身角度出發,審視目前的運行發展現狀,統籌各方利益,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該負責人稱。
技術、管理多維度可挖潛
“棄風棄光”問題是一個全局性問題,既有技術因素也有體制和利益博弈因素。蒙西電網的經驗表明,雖然面臨各種制約因素,但電網方面通過發揮自身主動性,仍能在現有條件下改善新能源消納情況。
內蒙古電力公司調控中心副主任朱長勝介紹說,從2007年開始,蒙西電網風電大規模并網運行,通過對近10年蒙西電網風電運行規律的分析,基本上掌握了網內風電運行特性;光伏作為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新能源,其發電規律性也很強,基本上可以準確預測。
在此基礎上,蒙西電網通過合理安排火電機組開機方式、充分發揮網內水電等快速調節電源的功效、最大限度發揮大電網網間互濟作用、研究開發新能源自動發電控制系統等手段,化解網內新能源的波動性。
作者:張子瑞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