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的高溫讓多個地區進入“燒烤”模式,電力部門也進入到一年中最關鍵的迎峰度夏決戰時刻。
7月21日,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發布數據顯示,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6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達到3.38億千瓦、風電裝機達到1.54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02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1330萬千瓦。
此外,棄風、棄光現象也有所改善。上半年,風電棄風電量235億千瓦時,同比減少91億千瓦時,大部分棄風限電嚴重地區的形勢均有所好轉。其中,新疆、甘肅、遼寧、吉林、寧夏棄風率下降超過10個百分點,黑龍江、內蒙古棄風率下降超過5個百分點。
而在光伏發電方面,棄光現象集中在新疆和甘肅,其中新疆棄光電量17億千瓦時,棄光率26%,同比下降6個百分點;甘肅棄光電量9.7億千瓦時,棄光率22%,同比下降近10個百分點。
韓曉平表示,我國94%的人口都集中在東南部,但之前我國由于資源條件,許多風電、太陽能都建設在西北區域,由于當地需求有限,造成大量資源無法有效利用。目前這一問題已經在解決當中,我國正逐漸將可再生能源發展向中東部轉移,東部地區的需求更大,分布式發電發展潛力更大。
從新增裝機布局看,由西北地區向中東部地區轉移的趨勢確實更加明顯。朱明表示,華東地區新增裝機為825萬千瓦,同比增加1.5倍,占全國的34%。華中地區新增裝機為423萬千瓦,同比增長37%,占全國的17.3%。西北地區新增裝機為416萬千瓦,同比下降50%。
此外,分布式光伏發展繼續提速。朱明指出,上半年浙江、山東、安徽三省新增裝機均超過100萬千瓦,同比增長均在2倍以上,三省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占全國的54.2%。
專家建議調整電網考核機制
盡管棄光、棄風率有所下降,但是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棄風、棄光這一問題,一直是能源領域關注的重點。
朱明表示,下一步將結合電力體制改革進展,通過市場化和政府調控相結合的方式,加大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的力度,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位不愿具名的能源領域專家對記者表示,現階段,火電因其能為地方帶來較大經濟利益,且更具競爭優勢,從而制約了風電、光電以及天然氣發電的發展。
韓曉平也表示,目前很多地方火電的價格比標桿電價低,而對于可再生能源發電,國家補的是可再生能源電價和標桿電價之間的差價。在目前電網企業仍然以利潤為主要考核目標的情況下,當然會選擇使用更便宜的火電,這也使得可再生能源出現棄風、棄光的問題。而要解決這一問題,根本方法就是對于電網的考核機制進行重新設計與調整。
韓曉平認為,我國應該執行更嚴格的排放標準,進行嚴格的排放量交易,火電的成本就會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優勢就會更為明顯。近幾年,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預計到2020年,風電、太陽能都可以平價上網,可以和火電競爭,甚至還會比火電便宜。到那個時候,情況就會徹底逆轉。
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印發《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煤電裝機總規模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堅決清理違規項目,未核先建、違規核準等違規建設項目一律停止建設。繼續實施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機制,嚴格落實緩核、緩建等調控措施。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煤電裝機量已經達到9.4億千瓦。
在韓曉平看來,除了個別煤電廠翻新以外,我國不需要再新增煤電了。“因為現在煤電產能已經出現過剩,未來的重點應該都放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主要是光伏、風電、水電和天然氣。”(實習生王舒婷對本文亦有貢獻)
作者:周程程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