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改革正在加速推進,在“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總體思路下,電力的上游和下游市場正在變得活躍起來,但是輸配環節的改革是難點,其中跨省跨區和區域電網輸配電價核定又是其中的難點之一。 這項改革將要加速推進,國家發改委昨天的會議透露了這樣的改革信號。在煤炭價格迅速上漲的背景下,當前火電行業正遭受巨大的成本上漲壓力。但無論進行怎樣的改
破解西部“棄風棄水”難題
記者了解到,目前從云南發往廣東的電力輸配電成本并不低。
根據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發布的信息, 近期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組織開展了8月云南送廣東月度發電合同轉讓交易。由于出讓方和受讓方申報價格差距較大,本次交易成交電量為0。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發電企業平均申報出讓價格261.77元/兆瓦時(相當于每千瓦時0.26177元),但是受讓方發電企業平均申報代發價格149.55元/兆瓦時。
其中最高申報代發價為170元/兆瓦時,最低申報代發價為130元/兆瓦時,折算到廣東側交易關口分別為361.9元/兆瓦時、319.09元/兆瓦時。
為什么會出現云南出讓電價為每千瓦時約0.13元,到了廣東折算落地時交易價格高達每千瓦時0.319元呢?華創證券分析師王秀強指出,這是因為涉及到省內以及跨省的輸電成本,以及線損成本。“這中間附加的價格與水電上網電價差不多。每年云南和廣東都要協商水電外送的規模和電價。”
根據“十三五”云電送粵框架協議和《2016年云電送粵購售和輸送電能合同》,2016年西電東送框架協議價格廣東落地電價0.4505元/千瓦時,依次扣減超高壓輸電價(0.082元/千瓦時)和線損電價后,云南上網電價0.34428元/千瓦時。在此基礎上,扣減云南省內500千伏輸電價0.0915元/千瓦時,框架協議內西電東送掛牌價格0.25278元/千瓦時。
而框架協議外西電東輸掛牌價格在框架協議內廣東落地協議基礎上下調0.1元、0.08元、0.07元,分別為0.15935元/千瓦時、0.17803元/千瓦時、0.18738元/千瓦時。
這就是說,云南電力輸往廣東,僅僅省內和跨省輸配電以及損耗的成本,達到了每度0.2元左右,接近協議價格。
但是廣東目前火電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4505元/度,與云南水電到廣東落地價格一樣。云南水電掛牌價格如果再上升,則在沿海要失去競爭力。 而風電和光伏發電成本更高,其輸送到沿海,其競爭力可能會大幅降低。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甘肅“棄風”率是36%,新疆是32%,吉林是24%,遼寧是9%,內蒙古和黑龍江是16%。在光伏方面,今年上半年新疆“棄光”電量17億千瓦時,“棄光”率26%, 甘肅“棄光”電量9.7億千瓦時,“棄光”率22%。
由于西北地區到南方或者華東地區有數千公里,加上損耗和跨省電網配送,最后在沿海成本可能要為火電上網電價的數倍。
也正因為此,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西部的電力還是本地消化為優先。
林伯強表示,現在是要加快電網市場化改革,此外,還需要解決交叉補貼問題。
國家電網等今年降低了電價中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等收費, 降價金額達到160億元。張滿英指出,通過這些措施和改革,使得電價結構更加合理。以前是通過電價征收了一些基金和附加費用,但現在這部分費用占的比例已從8.03%下降到了4.69%。
張滿英也指出,要妥善處理交叉補貼問題。為什么我們國家工商業用電水平高,主要原因是對居民、農業用戶承擔著電價交叉補貼。“ 這個問題要逐步解決,緩解矛盾。現在一些農村偏遠地區,電網作為央企,通過地區之間幫扶對農村偏遠地區電價進行補貼,也是處理交叉補貼的一種方式。”他說。
作者:定軍 姚潤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