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將可能是PERC電池與常規電池的市場份額的轉折性的一年。隨著PERC電池產能的擴張,常規電池的市場份額將逐步下降。
通過少量技術改變,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PERC電池可實現雙面發電。雙面PERC成為行業新熱點。其優勢包括:可雙面發電、雙玻封裝高可靠性、降低鋁漿用量、彎折率降低、與現有PERC生產線兼容、可采用單晶硅或多晶硅作為基體,成本優勢顯著。缺點是工藝要求特殊、背面印刷精度較單面PERC電池的要求略高、對鋁漿有更高的要求。
天合報道了量產正面21.15%、背面12.27%的雙面效率。樂葉報道了正面300W背面225W的組件功率。雙面PERC發電還可帶來額外增益。大量PERC雙面組件發電項目的發電量被收集與對比,在不同發電季節、不同氣候區下,不同背墊面的情況下,報道了5—46%(含跟蹤)的發電增益。
表1 隆基樂葉雙面PERC電池效率及功率
PERC電池發電性能
PERC電池的發電性能是表征PERC電池競爭力的另一重要因素。在青海、海南、吐魯番等不同的實證基地進行不同電池戶外發電性能的對比分析,選用的組件類型包含常規單晶硅、常規多晶硅、單晶PERC、多晶PERC等,發現單晶PERC技術更高的單位發電特性(kwh/kw),大同基地報道了PERC單晶多發電2.61%的發電增益,青海實證基地在一個月的采集數據中發現單晶PERC發電量最高(22.69kwh/kw),單晶常規電池次之(22.26kwh/kw),多晶常規電池再次之(22.20kwh/kw),多晶PERC電池與多晶常規電池接近,似乎更低(21.97kwh/kw)。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戶外實測數據收集時間較短,更深入的研究還需要更長時間的發電性能數據收集與對比分析。
PERC電池的光致衰減
雖然P型晶體硅電池普遍有光致衰減作用,但PERC電池相較其他晶體硅電池更高的衰減,尤其是多晶PERC電池,較多晶常規電池的光致衰減高6~10%。單晶PERC電池的衰減主要與B-O缺陷對有關,通過降低硅片中的氧含量,采用摻Ga代替摻B可有效控制光致衰減。而多晶PERC的光致衰減還未研究清楚。目前的研究認為多晶PERC電池的衰減與表面鈍化無關,與注入濃度有關,與熱歷史有關,經長期輻照可恢復。Q-Cell和SolarWorld分別宣稱有未公開的多晶硅PERC電池的衰減解決方案。我國的光伏企業也相繼推出了針對單多晶PERC電池的抑制衰減的工藝和設備。研究認為使用低溫漿料,采用吸雜、高溫退火及激光快速退火等手段可以抑制衰減。導致衰減的因素仍在研究中,除常規B-O對原因外,還有仍在研究中的未知因素,可能與多晶硅中更高的金屬雜質含量有關。
圖4 吸雜對多晶PERC衰減的作用
圖5 退火對PERC電池光衰的作用
作者: 來源:中國光伏專委會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