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優先購電、優先發電制度,堅持可再生能源優先上網。
中發9號文的兩個配套文件《關于推進電力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的實施意見》,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開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試點的通知》(發改辦運行[2015]2554號)、《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16年電力
6、積極促進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完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等制度。
《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發改能源[2016]625號)規定,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年發電量分為保障性收購電量部分和市場交易電量部分。其中,保障性收購電量部分通過優先安排年度發電計劃、與電網公司簽訂優先發電合同(實物合同或差價合同)保障全額按標桿上網電價收購;市場交易電量部分由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通過參與市場競爭方式獲得發電合同,電網企業按照優先調度原則執行發電合同。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發電以及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暫時不參與市場競爭,上網電量由電網企業全額收購。保障性收購電量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優先發電合同不得主動通過市場交易轉讓。
《國家能源局關于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國能新能〔2016〕54號)指出,建立可再生能源電力綠色證書交易機制。2020年,除專門的非化石能源生產企業外,各發電企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應達到全部發電量的9%以上。各發電企業可以通過證書交易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標的要求。鼓勵可再生能源電力綠色證書持有人按照相關規定參與碳減排交易和節能量交易。
在貴州、云南、甘肅、河南、山西、安徽等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中均提出,要做好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在北京市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中提出,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目標引導和考核制度,到2020年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占全市電力消費比重達到10%以上。在廣西省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中提出,推進電源項目投資體制改革,將電源項目特別是水電、風電等資源類項目的業主選擇引入競爭機制,公開擇優選擇項目業主。改革電源項目審批制度,在國家實行火電容量審批制度的情況下,深入推進火電項目評優制度,按照排序先后審批項目。
7、通過完善并網運行服務,積極推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與其它電源、電網的有效銜接。
中發9號文規定,完善并網運行服務。一是加快修訂和完善接入電網的技術標準、工程規范和相關管理辦法,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機組上網,積極推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與其它電源、電網的有效銜接。二是依照規劃認真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保障性收購制度,解決好無歧視、無障礙上網問題。三是加快制定完善可再生能源相關的國家技術標準。
在貴州、云南、河南、山東、陜西等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中均提出,通過完善并網運行服務,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
8、積極發展分布式能源。
中發9號文規定,分布式電源主要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運營模式,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發展融合先進儲能技術、信息技術的微電網和智能電網技術,提高系統消納能力。
在山西、北京、河南、陜西等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中均提出,要積極發展分布式能源。其中,山西省提出,選擇具備條件的區域或企業,開展微電網建設試點,通過區域微電網的自我調節和平衡,探索微電網技術原則和管理經驗,探索微電網電能市場交易及運行機制,2016年底前研究制定微電網建設試點方案。北京市鼓勵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熱電冷三聯供為主的分布式能源發展。陜西省提出,全面放開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市場,鼓勵專業化能源服務公司與用戶合作或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設分布式電源。
作者: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