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份發電量數據。
7月份,全國發電量60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1-7月累計發電量356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
對此,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記者分析,7月份發電量增速較高,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今年夏天特別炎熱,空調耗電增加;二是鋼鐵、煤炭、有
8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份發電量數據。
7月份,全國發電量60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1-7月累計發電量356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
對此,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記者分析,7月份發電量增速較高,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今年夏天特別炎熱,空調耗電增加;二是鋼鐵、煤炭、有色等部分大宗商品生產企業的直接拉動。
林伯強預測,預計8月份的發用電數據還會保持高位增長,但是到了9月份可能有所回落。
根據國網能源研究院的預測,今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在6%左右。
三大原因推動高增長
林伯強指出,大范圍、持續的高溫天氣是7月份發用電量增加的顯性原因。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統計,今年7月,全國平均氣溫23.2℃,較常年同期偏高1.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甘肅、陜西、山西、江蘇、上海五省市的平均氣溫也分別創下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同時,7月,全國平均高溫日數達5.8天,比常年同期多2.6天,也是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35℃、38℃和40℃以上高溫最大面積分別為176萬、92萬、16萬平方公里。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江源分析,江西、陜西、湖南、湖北、福建、安徽、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區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速分別較上月加快8至34個百分點。
同時,受極端高溫天氣用電劇增影響,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自身用電增長17.8%,較上月加快16.7個百分點。
在顯性原因之外,發電量高速增長也有隱性原因。“線損因素影響7月份工業用電增速較上月提高3個百分點左右。”江源分析,去產能政策實施效果初步顯現,也促使工業用電增加,從而拉動電力生產的增長。
江源分析,全面取締“地條鋼”增加了合規鋼鐵需求,市場供需矛盾逐步好轉,近期鋼鐵、煤炭、有色等部分大宗商品價格走勢較強,帶動鋼鐵、石油加工、煉焦等能源、原材料行業生產加快,有利于平抑價格過快上漲,相應用電也有所增加。
林伯強分析,鋼鐵行業在去產能和環保政策的雙重約束下,市場需求并沒有增加,原本生產會減少,但是由于下游企業擔心鋼鐵和煤炭下半年價格繼續上漲而增加庫存,反而拉動了上游企業的增長,從而增加了工業用電需求。
在上述三大因素的綜合作用下,7月份發電增長很快。國家電網數據顯示,今年迎峰度夏以來,全國6個區域電網以及20個省級電網用電負荷均創歷史新高,最近一次新高主要集中在華東、華中電網。
進入7月下旬,華東電網用電負荷連續攀升,7月24日達到27460萬千瓦,高出去年最大值2064萬千瓦;華中電網用電負荷7月24日達到13517萬千瓦,高出去年最大值1281萬千瓦;東北電網也在7月17日達到5700萬千瓦,高出去年最大值343萬千瓦。華北、西北電網在7月中旬,南方電網在6月創出新高,之后沒有再刷新紀錄。
作者:王爾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