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工業綠動力計劃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原文如下:各市經濟和信息化委(臨沂市節能辦)、發展改革委、財政局、環保局、工商局、質監局、煤炭工業局,各市電力公司: 為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生
三、實施重點工程
圍繞深入推進“工業綠動力”計劃,實施一批新舊動能轉換工程,在“點”上抓好“七大重點工程”。
(一)燃煤鍋爐節能環保提升工程。執行省超低排放標準,對于不能實現超低排放的非電站鍋爐,實施煤粉和水煤漿等高效環保鍋爐替代改造。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7年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方案>的通知》(魯廳字﹝2017﹞35號)要求,濟南市全面淘汰轄區內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以及茶爐大灶、經營性小煤爐;淄博、聊城2市全面淘汰轄區內2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濟寧、德州、濱州、菏澤4市全面淘汰轄區內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其他10個城市按照《山東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實施細則》(魯政辦字﹝2017﹞54號)要求,按期完成燃煤小鍋爐淘汰任務。
(二)分布式集中供熱推廣工程。依托各類工業園區與工業集中區和城鎮供汽(熱),新建(改造)大噸位高效環保鍋爐,替代原有分散燃煤小鍋爐,形成分布式能源供應體系。鼓勵專業熱力公司集約化生產、管理,降低建設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勵應用太陽能集熱系統進行預加熱,降低燃煤消耗。
(三)鍋爐裝備制造產業壯大工程。加快推進煤粉鍋爐、新型水煤漿鍋爐等設計、研發和生產,推動鍋爐制造業提質增效。加快煤粉制備、水煤漿生產、新型潔凈型煤研發生產等基地(中心)建設進度,建立完善配送保障體系。加快推進高效煤粉鍋爐綜合檢測服務平臺和行業技術中心建設,形成綜合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四)“工業綠動力”標準攻堅工程。制修訂一批高效煤粉鍋爐、煤粉制備等系列地方標準,爭取上升為國家標準,有效解決運行監管缺失等問題。大力推進水煤漿、節能環保爐具、潔凈型煤和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標準制定工作,提高節能市場準入門檻,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在煉化、焦化、鍋爐制造、煤粉制備等行業開展能效“領跑者”遴選活動,適時將能效“領跑者”指標納入強制性地方節能標準。
(五)煤粉行業專項治理工程。各市要建立健全高效煤粉監管體系,通過聯合執法、聯防聯控、抽樣檢測等方式,加強煤粉源頭管控和質量管理。要進一步強化執法檢查,公布舉報電話,嚴厲打擊違規經營和燃用不符合《山東省實施<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細則》要求的劣質煤粉行為,堅決取締不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煤粉儲存經營場點,嚴厲查處銷售劣質煤粉和摻雜使假等違法行為。要加強流通領域安全監管,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將煤粉制造、配送、儲存等環節進行集中管理,形成百公里煤粉快速配送網絡體系,避免長距離運輸的安全隱患。要研究制定具體管理辦法,明確牽頭部門,細化工作職責,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體制機制,實現煤粉行業的標本兼治、長效管控。
(六)煤化工和焦化行業清潔生產工程。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審核,對“雙超雙有”、超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等重點企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鼓勵其它企業開展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煤化工行業,采用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節能減排設備,推廣除垢和防腐保溫新措施,降低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各項排放指標優于國家或地方強制標準,產品單耗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焦化行業,推廣干熄焦、焦爐余熱余能回收利用,煤調濕、焦化廢水深度處理回用,脫硫廢液處理、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等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技術,提高無組織煙氣捕集和治理效率,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
(七)企業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根據太陽能資源稟賦、場地條件、電網接入和消納條件,科學推進光伏電站建設,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降低對化石能源依賴。采取“政府引導、企業自愿、金融支持、社會參與”的方式,充分利用企業廠房屋頂(含附屬空閑場地)等建筑面積充裕、電網接入條件較好、電力負荷較大的開發區、產業園區、大型工礦企業等,發展“自用為主、余電上網”的建筑一體化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積極爭取現有相關補貼政策,支持企業廠房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協調。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決策部署,發揮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散煤清潔化治理工作協調小組的作用,加強部門聯動、政策研究、情況調度、組織協調和督導考核,完善績效評價體系,強化問題意識,注重整體推進。深化政府各部門、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協調、溝通,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節能咨詢服務機構的橋梁作用。深入推進“工業綠動力”計劃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主要抓手,各市要健全組織領導機構,理順工作協調機制,逐步將其納入節能評價考核體系,進行廣泛深入動員,壓緊壓實工作責任。
(二)強化政策扶持。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加大對“工業綠動力”計劃的支持。省里要積極籌措資金,加大對“工業綠動力”計劃“七大重點工程”的支持。各市要盡快出臺政策,統籌安排節能資金,加大財政傾斜力度,發揮激勵引導作用。完善差異化政策,針對不同地區、企業和行業實際,實行分類扶持,精準定向調控。開展“綠色信貸”,加強與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合作,利用好省節能投資引導基金、世行亞行節能減排資金支持建設項目。發揮大型龍頭骨干企業的帶動作用,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形成多元投資、多點發力的格局。
(三)強化監督檢查。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實地檢查、隨機抽查,從組織領導、方案實施、工作進展、能源保障、市場管控、獎補政策、宣傳引導、實際成效等方面進行督查檢查。針對督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限期抓好整改。對工作不落實、整改不到位的,給予通報批評。在石化、有色、焦化、造紙等行業,選擇一批年能耗萬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企業,開展能源審計工作,督促企業加強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強化技術支撐。在重點用煤領域,組織召開專業性、針對性強的技術交流對接會,促進節能技術產品推廣應用。定期發布《重點節能技術、產品和設備推廣目錄》,鼓勵企業運用先進技術進行節能改造。依托重點用能企業,進行產學研聯合攻關,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加強節能人才培養,重點引進一批高科技人才,著力培養一批領軍人物和團隊。
(五)強化宣傳引導。利用電視、廣播、網絡、期刊、報紙等大眾傳媒,以及召開新聞發布會、表彰會、推介會等形式宣傳“工業綠動力”計劃。重點抓好“工業綠動力”計劃進企業、進社區,積極宣講“少用煤、用好煤、保藍天”和新能源開發與利用的新理念、好政策。正確引導好社會輿論,從政策措施、典型經驗、進展成效中選準切入點,搞好廣泛宣傳和深度報道,努力贏得全社會的理解支持。
作者: 來源:山東省發改委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