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我國光伏產業頑強生長,獨立撐起了全球新能源市場的“一片天”。今天的中國光伏已成為全球光伏產業最重要的參與者和引領者。 光伏行業是能源領域里的“新人”,無數敢“吃螃蟹”、能“吃螃蟹”的企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逐漸支撐我國光伏產業步入規模化穩定發展階段。
飛入尋常百姓家
經過5年歲月和市場的洗禮,如今,光伏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為數不多可以同步參與國際競爭,與世界先進水平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并且在全產業鏈上占優勢的行業。
從“不了解”甚至“誤解”,中國光伏逐漸“走出去”“走下去”,走到全世界老百姓生活中,帶去光明和致富希望。
光伏扶貧
“走出去”連接國際友情。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產品生產國和應用國,在“一帶一路”倡議導之下,中國光伏企業“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已建成投產的海外電池與組件產能分別達到3.2GW和3.78GW,在建及擴建產能均達到3GW以上。
“出海”開拓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對此,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主席、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建議中國光伏企業“抱團出海”。據悉,國內領軍光伏企業早已紛紛布局海外市場,并取得璀璨成績——晶龍馬來西亞基地電池年產能突破1GW,晶科能源攜手阿布扎比水電局、丸紅打造全球最大單體光伏電站,中興能源巴基斯坦900兆瓦光伏電站照亮中巴友誼之路,協鑫新能源美國“北卡一號”形成了可復制的海外融資模式……
“走下去”造福普通百姓。在過去5年中,我國光伏市場結構逐漸從地面電站走向分布式光伏發電,光伏布局從西北走向東南。“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列入光伏發電、清潔能源等內容,傳遞出“全民光伏時代”即將正式來臨的重大信號。
今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達到7GW,同比增長近3倍,戶用分布式在東南地區率先迎來“風口”,并擴展至東北地區和其他地區。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預計,分布式光伏全年將突破1000萬千瓦,2017年是真正意義上的居民分布式光伏爆發元年,將會啟動“分布式光伏交易試點”。
我國光伏技術領先、規模大,為光伏扶貧打下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我國貧困地區在荒山荒地等方面,可開發利用資源多,日照條件好。自2014年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工作方案》以來,光伏扶貧陸續建成一定規模,在2020年之前,要在16個省的471個縣的約3.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以整村推進的方式,保障200萬建檔立卡無勞動能力貧困戶(包括殘疾人)每年每戶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光伏正以“光伏+農業”、“光伏+牧業”、“光伏+漁業”等形式,變扶貧工作“輸血”為“造血”,最大限度地發揮貧困地區資源優勢。智匯光伏預測,2017-2020年,光伏扶貧預計每年有8GW的規模,遠超當初預期。
作者:董欣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