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現代化的基礎動力。能源供應和安全事關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當前,全球能源正在進行第三次轉型,具有不少鮮明的新特征。從現在到2020年,是能源發展轉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革命戰略,為我國能源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和道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速,生
能源是現代化的基礎動力。能源供應和安全事關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當前,全球能源正在進行第三次轉型,具有不少鮮明的新特征。從現在到2020年,是能源發展轉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革命戰略,為我國能源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和道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速,生產力進一步向城市集中,城市將消耗越來越高比重的能源資源。因此,自然應該是國家能源變革戰略實施的關鍵之地。
我們應立足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高度,將低碳、綠色、高效的理念融入到能源供應和消費的各個環節,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協同推進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政策創新,抓住城市這個主要陣地,扎實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打造中國能源升級版。
從全球范圍看正在經歷第三次能源轉型
從全球來看,曾經發生過兩次能源轉型,第一次是煤炭取代木材成為主導能源,第二次是油氣取代煤炭成為主要能源。當前正在進行第三次能源轉型,盡管處于初期階段,與前兩次能源轉型相比,已具有明顯的區別。
一是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當前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清潔、低碳、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并將取代化石能源成為主要能源。從電源結構來看,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僅次于煤炭的、全球第二大電力來源,IEA預計,到2030年前后,可再生能源將超越燃煤發電,成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將占所有新增發電容量的一半以上。從燃料結構來看,生物燃料和電力已部分替代石油。2014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開始迅速增長。
二是以建立低碳、可持續的能源供給與能源消費體系為目標。前兩次能源轉型是伴隨工業革命進行的,機械化、自動化的大工業生產,使得能源需求在短期內快速上升,形成了以提供高能量密度、大規模的能源生產體系供應。英美等先行工業化國家率先實現了前兩次能源轉型并充分享有能源轉型的紅利,大量的化石能源投入到生產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繁榮,但也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的生存安全產生嚴重的影響。而當前的能源轉型源于對高碳能源使用后果的科學認識以及低碳能源利用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的自覺行動加上科學技術進步構成推動第三次能源轉型的基礎。從現狀與發展趨勢來看,消費同等能量能源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在一些國家已開始減少,以分布式為代表的適應于可再生能源特點、環境友好的能源生產體系正在形成,傳統的能源消費正在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
三是合作共贏、政策引導是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特征。能源轉型所要解決的資源問題、氣候變化問題和安全問題是全球性問題,僅依靠少數國家不能取得明顯效果,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國際合作機制,促進世界各國共同行動,實現能源轉型。與前兩次能源轉型僅在少數發達國家率先進行不同,當前進行的第三次能源轉型的全球化趨勢非常突出。當前,各國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除了一些能源消費大國加快能源轉型的步伐外,一大批能源資源豐富的國家也在轉型。2015年,全球已有多個國家設立了可再生能源轉型的目標。前兩次的能源轉型,分別經過了上百年和數十年,當前進行的能源轉型,政府政策的引導至關重要。時不我待,主動作為,是當前能源轉型與前兩次能源轉型的一個重要區別。
我國能源變革需要新思維
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國際競爭力格局、發展階段特征等,總體決定了我國實現能源變革需要創新思維,走出中國道路。
從轉型路徑看,應該直接完成從以煤炭為主到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跨越。從轉型的基礎來看,中國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與已完成兩次能源轉型的其他國家相比,中國能源轉型的任務非常艱巨。從經濟發展水平對能源價格承受力來看,中國明顯低于發達國家。中國能源結構的演進不可能像西方國家那樣,依次完成由煤炭到油氣,再從油氣到可再生能源的變化,而可能要直接進入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發展階段,跨越式地演進和迭代式地發展。
從推進重點看,需要加快新能源發展和提升能效兩手并重。其次,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資源量是否充足,二是價格是否被市場所接受。總體來看,中國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可以滿足能源轉型的需要,但分布不均衡,2020年,一些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可再生能源發電可率先實現平價上網。我國要實現以清潔可再生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一是要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二是要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盡管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較快,能源利用效率改進幅度較大,但在資源與溫室氣體排放的約束條件下,要在2050年完成轉型,仍需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和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從實現形式上看,應該加快構建低碳、清潔、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技術的進步,為以電力為核心的新能源體系替代傳統化石能源體系,提供了實現的可能性。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存貯和傳輸技術進步步伐加快,提升了新能源利用效率和發展速度,新能源產業發展日漸成熟,風電、光伏發電的成本不斷下降,競爭能力日益增強。在減排問題上,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承諾,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中國溫室氣體排放源主要來自化石能源的生產與消費,解決環境污染與溫室氣體排放問題,重要出路是改變能源結構,減少化石能源生產與消費,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建立更加高效、清潔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體系。
作者:史丹 來源:能源評論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