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墻賣電”試點將啟。
11月13日,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分布式項目可以進行跨用戶售電(也就是俗稱的“隔墻售電”),2018年2月第一批試點地區啟動交易。
所謂分布式發電是指接入配電網運行、發電量就近消納的中小型發電設施
“隔墻賣電”試點將啟。
11月13日,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分布式項目可以進行跨用戶售電(也就是俗稱的“隔墻售電”),2018年2月第一批試點地區啟動交易。
所謂分布式發電是指接入配電網運行、發電量就近消納的中小型發電設施,技術類型主要包括光伏發電、風電、天然氣熱電冷聯供、沼氣等生物質發電、余熱余壓余氣發電和小水電等。
根據《通知》,其市場化交易的機制是:分布式發電項目單位(含個人)與配電網內就近電力用戶進行電力交易:電網企業(含社會資本投資增量配電網的企業)承擔分布式發電的電力輸送并配合有關電力交易機構組織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按政府核定的標準收取“過網費”。
這一政策的出臺對分布式光伏而言,意義尤其重大。“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和‘全額上網’之外,多了一個選擇,可以將電賣給就近的電力用戶,而對電力用戶而言,可以用到比電網公司更為便宜的電,而且是新能源發的電。” 江蘇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SH.601222)副總裁裴駿對記者分析,這將大大促進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發展。
根據中國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的統計,今年前9個月,全國分布式光伏裝機1500萬千瓦,同比增長超過300%。前三季度,分布式光伏在光伏新增裝機里占比接近40%,而去年同期,分布式光伏在光伏新增裝機的比重僅有10%。
發電企業售電選擇多元化
考慮各地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的階段性差別,兩部門提出分布式電站可采取以下三種模式的一種或者多種。
其一,分布式發電項目與電力用戶進行電力直接交易,向電網企業支付“過網費”。交易范圍首先就近實現,原則上應限制在接入點上一級變壓器供電范圍內。
其二,分布式發電項目單位委托電網企業代售電,電網企業對代售電量按綜合售電價格,扣除“過網費”(含網損電)后將其余售電收入轉付給分布式發電項目單位。
其三,電網企業按國家核定的各類發電的標桿上網電價收購電量,但國家對電網企業的度電補貼要扣減配電網區域最高電壓等級用戶對應的輸配電價。
作者:王爾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