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制造出的能源,中國光伏引領全球:中國乃制造業大國,而光伏更是制造出的能源,這必然導致制造大國的中國占據全球主導地位。技術上,電池創新層出不窮,國內廠商技術實力已經媲美國外廠商;規模上,中國光伏的產業遍布全球,各大廠商都在全球有布局,其中布局最廣的是晶科,其市場大部分在海外,并且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地區占比很高。
純制造出的能源,中國光伏引領全球:中國乃制造業大國,而光伏更是制造出的能源,這必然導致制造大國的中國占據全球主導地位。技術上,電池創新層出不窮,國內廠商技術實力已經媲美國外廠商;規模上,中國光伏的產業遍布全球,各大廠商都在全球有布局,其中布局最廣的是晶科,其市場大部分在海外,并且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地區占比很高。
淡化裝機量指標,注重成本下降曲線:裝機量作為滯后的指標,更適合作為驗證行業邏輯的指標來看。我們認為光伏行業的邏輯鏈條為:制造端成本下降-IRR 提升-裝機量大幅度上升-度電成本下降,成本才是最關鍵因素。
產業鏈各個環節降低成本,裝機成本預計三年下降40%:隨著國內西門子改良法和硅烷法的工藝逐步完善,自產率逐步上升。硅料的制造成本下降還有10%空間。最近幾年隆基股份的非硅成本下降很快,由于金剛線的全面引入,長晶速度的快速提高,非硅成本從2012年5.12元/片下降至2015年2.94元/片,目前非硅成本0.27元/W,預計每年實現15%左右的降幅。組件端的自動化率是整個產業鏈當中最高的,設備全部國產化。成本需要靠規模效應和原料的成本下降來實現,綜合來算每年有約0.05元/W的降幅。由此可見,每年裝機成本下降10%是很正常的。如果算上規模效應帶來的邊際成本的下降,那么每年新增裝機的度電成本下降在15%以上。則三年,光伏度電成本會降低到0.3元/kWh,從而成為最能替代火電的能源。
從周期向消費品逐漸轉化,靜待估值重塑:我們認為平價上網之后,整個行業將會有三個大的變化方向:1)光伏的周期性極大消除,變成高成長行業;2) 業態發生深刻變化,從2B 到2C,品牌和渠道重要性凸顯;3)企業資產負債表重塑,估值體系發生變化。
企業資產負債表重塑,估值發生顯著變化:在2B 的商業業態的時候,回顧整個光伏產業鏈,利潤分布有規律可循。技術門檻越高的環節利潤率越高(高效電池25%和硅料30%);集中度高的行業利潤率高(單晶硅片35%,太陽能背膜30%);越往下游利潤率約高(電站60%的毛利率)。當2B 到2C 轉變, 公司的應收賬款也將大大緩解,屆時,整個光伏估值一定會提前提升。
作者:譚菁 來源: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