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市值已經替代收入或利潤,日益成為衡量上市公司綜合實力的最好標尺。
近日,21數據新聞實驗室選擇在上海、深圳、香港、紐約等全球15個交易所上市的所有中國公司,對它們的最新市值進行加總換匯計算,得出“2017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榜單”。
從結果來看,騰訊控股、阿里巴巴、工商銀行占
A股占據500強半壁江山
目前,中國上市公司遍布在納斯達克、倫敦、巴黎等全球15個交易所,以香港聯交所、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最多,均超過2000家。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60%的500強選擇在A股上市,其中上海交易所上市的為181家,深圳交易所上市的為120家,合計301家。
不過,香港聯交所上市的500強貢獻了最多的市值,這是因為大多高市值巨頭為AH股,且伴隨港股今年連創新高,在港交所上市的500強數量和市值也水漲船高。
統計顯示,500強中,港股高達213家,較去年底增加21家,合計市值35.66萬億元,超過滬深上市的500強市值之和。而作為港股市值王,騰訊貢獻了8.68%的市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上市的500強雖然只有31家,但總市值超過深圳上市的500強,其中阿里貢獻了26.83%的市值。
京港粵三地500強最多
一個地方市值500強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其區域資本競爭力的強弱。
從市值500強總部所在地區域分布來看,北京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廣東省無論在數量還是市值上,均遙遙領先其他省市自治區。其中,91家500強在北京市,80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55家在廣東省。
北京市、廣東省更是進入10萬億市值俱樂部,當地500強總市值分別18.29萬億、10.10萬億。此外,香港特別行政區、浙江省、上海市、臺灣地區、江蘇省、福建省的500強總市值也紛紛在萬億以上。
這些500強覆蓋全國109座城市,以北京、香港、上海最多,此外深圳、臺北、廣州、杭州、南京的500強數量均超過10家。
附完整榜單:
作者:張楠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