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這個宏觀框架下,能源發展如今也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期。新疆是能源大區,更有信心和力量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化能源體系。本組稿件將從新能源汽車、清潔風能、光伏產業、地熱資源等各個領域的發展成果、未來規劃為著力點,展現新疆在能
光伏扶貧:自家用電免費余電還能賣錢
自家用電不花錢,余電賣給國家電網,曬著太陽就能把錢賺。12月初,一看到自家兩座棚圈屋頂上的晶硅太陽能面板,額敏縣上戶鎮農民王全喜就喜上眉梢。
“這些光伏板不僅解決了全家人的生產和生活用電,余下的電還能上網銷售。兩座棚每年發八萬度電,算下來是六萬多元,我已經拿到了補助的三萬多元。”他樂呵呵地算著這“屋頂銀行”的賬。
目前,上戶鎮黨委正在積極推廣家庭光伏發電的應用,像王全喜這樣一批曾經生活有困難的群眾,已經看到光伏發電這項新技術不僅是取之不盡的清潔能源,而且能賺錢,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今年9月,全國首個光伏牧業精準扶貧示范項目在阿圖什市開工建設,建成投產后,可幫助和帶動約220戶少數民族貧困戶精準脫貧。目前,新疆以南疆四地州為重點區域、覆蓋19個縣市26個試點、建設規模達72萬千瓦、總投資達70.1億元的光伏扶貧項目建設已全面拉開。
在新疆多措并舉、互為支撐的“四位一體”大扶貧新格局中,光伏扶貧試點項目旨在通過幫助貧困戶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增加貧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此試點項目計劃在32個貧困縣建設戶用光伏發電系統,每25千瓦扶持1個貧困戶,至少保持20年的扶貧模式,可精準扶貧2.88萬戶約14萬人,確保貧困家庭穩定脫貧、可持續增收。
根據規劃,在建檔立卡貧困村光伏扶貧試點項目建設中,單個村級電站容量將控制在300千瓦左右(具備就近接入條件的可放大至500千瓦),以縣為單元,總受益戶與總建設規模的配比關系為村級電站每戶對應5-7千瓦。同時將引導和鼓勵使用涉農資金和東西協作、定點幫扶、社會捐贈等資金建設村級扶貧電站,當地縣級供電公司也應做好相適應的電網設施建設和技術改造,確保全額收購光伏扶貧項目上網電量。
與此同時,自治區還鼓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通過捐資或捐贈設備等方式,積極參與光伏扶貧行動,協力解決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及資金問題。在每個試點項目貧困縣,還將選擇2-3個具備建設條件的光伏設施農業、光伏農業大棚或利用荒山荒坡的光伏電站場址,作為光伏農業扶貧的重點項目,以期增加光伏扶貧效益。
根據新疆脫貧攻堅總目標,到2020年,新疆要確保現行標準下26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5個重點貧困縣全部摘帽,302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解決南疆四地州區域性整體貧困。產業發展離不開電力支持,在扶貧攻堅的號角聲中,光伏扶貧無疑為自治區產業扶貧效益增加了強力引擎。
作者:趙悅 來源:亞心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