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建立市場環境監測評價機制引導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建立光伏發電市場環境監測評價機制。同時,棄光程度將作為評價光伏市場環境的重要標準之一,對于地區年度指導規模的下達產生決定性影響。
一時間,伴隨今年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消納狀況轉好而
12月初,國家能源局在正式公布建立光伏發電市場環境監測評價機制的同時,明確寫明了不同棄光程度所對應的評分標準,并再次強調,“棄光率10%以上的地區直接判定為紅色”。紅色評價結果猶如一盞紅燈攔下了寧夏、新疆、甘肅三地的光伏行業發展,已建成的光伏電站如今真的只能“曬太陽”,其中滋味,想必此次僥幸逃過的青海海西地區也能領略一二。同時,青海、內蒙古、北京、天津、四川、云南、山西、陜西、上海、福建、廣東、海南、重慶、西藏等橙色地區,視情況僅能得到最高50%的年度規劃指導規模,也對當地大批已建成的光伏電站并網造成影響。
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統計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棄光率為5.6%,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消納形勢正在得到緩解。在一系列的“明確”、“加強”、“考核”之下,相信我國光伏行業會向著更為理性、有序的方向不斷前進。
站在發展拐點的中國光伏
“當前,需警惕光伏行業出現供需失衡現象。”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2017中國光伏領袖峰會”上表示,在光伏行業產能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期限未定的市場補貼,隨時出現的市場波動,可能會拖慢市場擴張步伐,使其落后于產能增長腳步。
在光伏行業看似花團錦簇的發展前景之下,這一觀點其實并非偶然。實際上,截至目前,浙江、山東等省已出臺相關措施,對本地區光伏建設指標進行調整,收緊行業發展門檻。
今年7月,浙江省能源局印發《關于征求全省普通地面光伏電站2016年度建設計劃調整和2017年度計劃競爭性分配方案意見的函》明確,2017年8月31日前未開工的2016年建設計劃內光伏發電項目取消計劃,已開工無法完整建設的項目削減計劃。經調整,浙江省預計可騰出137.25兆瓦空余分配給符合條件的其他項目,約占2016年建設規劃總量的10%、2017年建設規劃的137.3%,一定程度上壓慢行業發展腳步。
據王勃華介紹,我國用電量需求與GDP的彈性系數約為1。目前,我國經濟仍處于增長態勢,在儲能系統發展尚未完善、煤炭去產能如火如荼的情況下,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市場空間仍在不斷擴大。
與此同時,國際市場亦是機會與風險并存。當前,全球光伏市場正在沖擊近五年來的增速新高,為占據全球光伏組件市場絕對比重的中國光伏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可能。然而,美國、歐盟等重要海外市場頻出的雙反、最低限價等措施,也對海外市場的拓展起到非常消極的影響。
對此,王勃華表示:“在現有情況下,我國光伏企業應繼續提升技術水平,并密切關注市場發展走向,以避免階段性產能過剩對企業發展造成影響。”
作者:伍夢堯 來源:中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