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2018年A股光伏行業的投資,該如何配置標的?
光伏行業2018年展望
業內觀點認為,“2018年將是光伏行業的一次成人禮。”這一觀點通俗來說,即光伏行業將在2018年迎來洗牌潮。由于今年各大企業宣布擴產,可以預見的是,明年光伏行業或將遭遇結構性產能過剩。但結構性產能過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其所帶來的機遇則是落后產能將遭到淘汰,行業競爭將更加健康、充分。
一、行業競爭更加充分
光伏產業鏈從上游至下游的核心環節有: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電站開發運營。此外,其他重要環節還包括上游光伏設備(拉棒、鑄錠、切片、電鍍金剛線等)、中游光伏材料(銀漿、玻璃、EVA、背板、焊帶等)、下游系統零部件(逆變器、支架等)。
今年,隨著一些新技術的日漸成熟與普及,技術更迭已經在各產業鏈端出現,并且在成本下降的驅動下,明年落后產能的淘汰速度將加快。
多晶硅端,截至今年上半年,多晶硅行業平均綜合電耗已經降至每公斤70千瓦時及以下,這便意味著,明年綜合電耗高于此平均水平的產能將開啟退出模式。此外,由于改良西門子法為當前多晶硅企業主流生產技術,流化床法技術進展緩慢,但不排除該技術比重在未來上升。
硅片端落后產能的淘汰主要發生在鑄錠設備與切片方面。在鑄錠方面,多晶鑄錠爐將普遍升級改造,單晶爐則更強調對連續直拉的需求;在切片方面,金剛線切割技術將于2018年在單、多晶硅片領域普及,傳統砂漿切割技術全面淘汰。
電池片端,PERC技術將在單晶電池片上得到普遍應用,而黑硅技術將成為未來多晶電池片提升電池轉換效率所依賴的技術路線。此外,N型電池在當前研發過程中展現出了極高的電池轉化效率成果,困囿于成本和規模原因,短期內無法成為主流技術。
組件端,生產線對自動化程度的要求將使得自動化程度低的生產線退出。而在技術路線上,半片技術、多主柵技術、疊瓦技術等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二、高質量、高品質光伏產品的需求旺盛
今年,光伏行業各產業鏈均強調對品質的追求,具體可體現在:多晶硅端,高純度硅料供不應求;電池、組件端,各大企業執著于提升光電轉換效率。
2018年,這樣的局面將會繼續延續。在多晶硅端,因目前國內40%以上的多晶硅料依舊靠進口,這背后存在國內高純度多晶硅產能不足的現狀。而在電池、組件端,隨著“平價上網”漸行漸近,光電轉換效率將會成為采購商選擇電池、組件的重要參考指標。且受到新技術普及和日漸成熟的影響,產業鏈各環節的競爭將會沖上新臺階。整體而言,由于光伏產業鏈各端的生產成本仍有下降空間,這使得各企業對于高品質光伏產品的需求不會減弱。
此外,隨著單、多晶硅片價差不斷縮減,且“領跑者”項目以及分布式光伏對電池轉換效率的青睞,光電轉換效率更高的單晶產品市場份額將在明年進一步提升。
三、分布式光伏熱潮還將繼續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數據反映了一個特征:地面電站增速放緩,分布式光伏電站提速。“政策+戶用”將成為分布式光伏熱潮繼續延續的驅動力。
在政策方面,2017年10月底,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售電端的市場化交易進程,這對分布式光伏發展而言是一劑“強心針”。
此外,“十三五”期間光伏扶貧力度不減,疊加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多種形式的刺激,分布式光伏裝機量有望在明年創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戶用光伏市場將在明年繼續爆發。今年,戶用光伏市場僅安裝約40萬套系統,累計新增規模約2.8GW。明年,這一數據有望達到60萬至80萬套,累計新增規模或超5GW。
A股光伏板塊2018年配置建議
未來三到五年內,光伏行業可繼續維持高景氣度。因此,在2018年整體資產配置中,光伏標的不容忽視。考慮到結構性產能過剩的出現,界面新聞研究部建議優先關注產業鏈上游和下游(含系統零部件)。
上游端,聚焦光伏設備和多晶硅以及單晶硅片龍頭企業。
在光伏設備端,可關注晶盛機電(300316.SZ)。作為晶硅生長設備龍頭企業,受益于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的提升,晶硅需求旺盛,晶硅生長設備的訂單增長空間大。今年前三季度,晶盛機電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2.6億元、2.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7%、95%。此外,今年該公司整體毛利率也維持高位。晶盛機電在單晶硅爐和多晶硅鑄錠爐均有布局,但作為國內少數具備單晶爐大規模制造能力的企業,晶盛機電還將受益于明年單晶產品市場份額的提升,維持較高的業績增速。
在多晶硅端,可關注通威股份(600438.SH)。通威股份目前已經成為“飼料+光伏”雙主業驅動的主營模式,但光伏業務已經成為其最大的盈利來源。今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96.1億元、15.3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5%、70%。作為A股光伏企業中稀有的多晶硅標的,隨著多晶硅擴產計劃穩步實施,該公司有望縮短與龍頭企業保利協鑫能源的產能差距。此外,受益于多晶硅生產成本的優勢,即使明年多晶硅出現產能過剩,并面臨價格走低的風險,但通威股份的競爭優勢不會減弱。目前,該公司多晶硅生產成本可降至60元/千克,低于行業70元/千克的平均水平。
在單晶硅片端,可優先關注隆基股份(601012.SH)。由于單晶與多晶硅片市場份額的差距正在縮小,A股兩大單晶龍頭隆基股份和中環股份(002129.SZ)將成為這一趨勢的受益者。隆基股份是全球最大的單晶制造商,市場份額領先于中環股份。隨著其單晶硅片、單晶硅棒部分新增產能在今年四季度全部達產,產能釋放后將有利于其進一步爭奪市場份額。
在下游電站(含系統零部件)端,考慮到地面電站未來增速將放緩,分布式光伏電站爆發,可積極關注陽光電源(300274.SZ)與林洋能源(601222.SH)。
陽光電源是國內最大的逆變器生產商之一,其也在積極布局戶用市場。該公司計劃今年安裝1萬戶,明年計劃安裝3萬至5萬戶,短期內實現不低于10%的市場占有率。今年11月份,這家公司還發布了智能逆變器系列新品,可實現分布式應用場景的全覆蓋。
林洋能源則是分布式光伏電站龍頭企業,預計今年可實現1.5GW的分布式光伏并網容量。林洋能源在今年8月份宣布其研發的N型單晶雙面電池產線實現量產,這也將成為其未來的業績增長點。
作者: 來源: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