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現將《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18年2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
為全面貫徹
保護企業家的創新收益和財產權,培養造就具有戰略思維、國際視野和勇于創新的企業家和經營管理人才隊伍。
創新人才引進模式。建立符合國際規則和慣例的引才機制和服務模式,研究制定加快推進人才國際化的意見。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支持外籍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來魯工作、創新創業,提供高效便捷的人才簽證、工作許可審批服務。支持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在山東設立新型研發機構和中試基地,打造一批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專家服務基地和留學人員創業園,引進培育“兩院”院士、“^****”“萬人計劃”“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高層次人才。推進落實離岸創新人才使用辦法,加強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的對外交流合作,設立海外研發機構。發展專業性、行業性人才市場,放寬人力資源服務業準入限制。完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暢通人才在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組織之間的流動渠道。
強化人才激勵政策。構建各類人才脫穎而出、梯隊發展、自由流動的制度環境。對高端緊缺人才,實施科技成果轉讓、科研成果獎勵政策,在部分新興經濟領域探索實施特殊管理股權制度。完善科技人才創新榮譽制度,建設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工作室”,設立“首席中青年科學家”崗位。落實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改革高校績效工資審批管理制度。完善財政性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制度,加大對實施法人治理結構科研院所的創新支持力度。
第三節建設一流基礎設施
堅持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方向,提高智能化、網絡化、現代化水平,加快建設技術先進、功能完善、便捷高效、安全堅固的綜合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交通基礎設施。積極融入國家綜合交通網,暢通省內外運輸網絡,打造交通強國戰略山東示范區。鐵路。加快魯南高鐵、濟萊臨高鐵建設,打造“三環四橫六縱”的快速鐵路網絡,建設大萊龍擴能改造、聊泰、淄東等鐵路項目,完善“四縱四橫”貨運鐵路網。公路。實施濟青、京滬(山東段)、沈海(山東段)等大運量路段改擴建工程,推進普通國省道低標準路段改造,按照一條綜合運輸通道至少配置一條免費快速干線公路的原則,開展全省干線快速路網工程規劃建設,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軌道交通。推進濟南、青島地鐵和輕軌建設,規劃建設淄博、煙臺、濰坊、濟寧、臨沂、威海等市軌道交通。機場。加強民用運輸機場和通用機場建設,完善機場布局,提高機場資源配置效率,構建現代民用航空體系。港口。以資本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整合港口資源,帶動航運協同合作及一體化運營,打造現代化港口群。按程序成立省港口發展管理委員會,作為省政府議事協調機構,對港口群進行統一規劃,實現港口間合理分工和良性互動。支持各市通過多種方式參與港口運營,打通出海通道。加快港口公用基礎設施及大型化、專業化碼頭建設,推進港口內部優化整合,打造新一代國際智慧港口。實施通江達海內河水運工程,加強內河航道建設,初步形成以京杭運河主航道為骨架,其他支流航道為補充的“一干多支”航運網絡和濟寧港、棗莊港、泰安港等內河港口群。支持濟南優化跨黃河橋隧布局。交通與物流融合發展。發展智慧物流,鼓勵有實力的運輸企業向多式聯運、綜合物流服務商轉變,推進國際貨運班列運行,打通省內外物流大通道,建設綜合性物流基地和節點樞紐城市。開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和大宗商品國際中轉創新試點,支持有條件的市建設國家物流標準化城市試點和現代物流創新發展城市試點,發揮青島膠州灣國際物流園等國家示范物流園區的引領帶動作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標準化和集約化水平。

能源基礎設施。實施能源保障、能源網絡和能源優化工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供應優化的現代能源體系。能源保障。堅持內壓外拓,在做好煤炭去產能的基礎上,有序推進魯西煤炭基地保護性開發。穩定開發油氣資源,有序推進近海油氣田和頁巖油開發,加快國家骨干油氣管網和沿海LNG接收站規劃建設,充分利用省外、境外油氣資源。實施煤電提升改造,通過“上大壓小”適度發展大型高效、節能環保煤電機組,加快現役機組超低排放和節能環保升級改造。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發展,實施光伏發電示范工程,統籌陸上和海上風電開發,合理布局生物質和垃圾發電項目。能源儲輸網絡。統籌省外能源引進和省內產需銜接,構筑煤炭主要運輸網絡。對接西氣東輸、中俄東線等國家骨干輸氣工程,加強國家原油戰略儲備基地建設。持續提高電網調峰能力,保障安全穩定運行。能源優化。嚴格實行能耗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努力壓減省內煤炭消費總量,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實施“氣化山東”工程,積極推進天然氣在工業、交通、發電、供暖等領域高效利用。大幅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推動綠色電力、綠色熱力、綠色燃料生產與應用。
水利基礎設施。突出水資源的剛性約束,以節水、供水重大工程建設為重點,構筑水安全保障體系。論證規劃峽山水利膠東調水水源等工程,建設一批河道攔蓄工程和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實施金堤河等河道重點河段治理,推進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疏浚治理河湖水系,加強沿海7市海堤工程建設,推進黃河口治理,實施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工程。加強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加快小型農田水利項目縣建設。
信息基礎設施。構建完善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統籌規劃政務數據資源和社會數據資源,完善基礎信息資源和重要領域信息資源建設,形成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的網絡空間。落實“寬帶中國”和“寬帶鄉村”戰略,推進固定寬帶網絡升級,推進超高速、大容量光傳輸技術應用,升級骨干傳輸網,大幅提高城域網和骨干網出口帶寬,城市家庭普遍具備每秒1000兆以上接入服務能力,農村家庭普遍具備100兆接入服務能力。推動海底光纜系統開放,支持青島建設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建設濟南至互聯網國際出入口局的互聯網國際通信專用通道。加快基于互聯網協議IPv4/IPv6技術過渡的骨干網和接入網改造。構建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加快推動4G網絡建設,推進5G聯合研發、試驗和商用試點。加快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進程。支持公共場所提供免費無線寬帶服務。

第
作者: 來源:山東人民政府網
責任編輯:zhang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