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現將《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18年2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
為全面貫徹
有國內尖端水平和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新材料研發、檢驗檢測中心和產業發展高地。到2022年,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44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4%。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推動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實施能源開發清潔替代和能源消費電能替代,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重點突破風能光能互補、先進燃料電池、高效儲能與海洋能發電等新能源電力技術瓶頸,綜合推廣利用氫能源,加快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中國氫谷建設,打造氫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加快發展生物質供氣供熱、生物質與燃煤耦合發電、地熱能供熱、空氣能供熱、生物液體燃料、海洋能供熱制冷等,推進新能源多產品聯產聯供技術產業化、規模化發展。
做優做強新能源裝備。重點發展大功率風機、海上風電機組、中高溫高效太陽能集熱、光伏系統集成等裝備產品及關鍵模塊,智能輸變電設備、高壓超高壓成套設備、高速鐵路變壓器等智能電網及配套設備,提高本土化配套率。重點發展百萬千瓦級及以上第三代、四代核電裝備研發制造,打造世界一流的核電裝備產業集群和核技術自主創新集成基地。
超前布局前沿新材料。大力開發智能材料、膠體材料、仿生材料、納米材料、新型超導材料和生物基材料等,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廣泛帶動性的創新成果。推進石墨烯特色資源高質化利用,加強專用工藝和技術研發,打造濟南、青島、濰坊、濟寧、威海、菏澤等石墨烯研發生產基地。突破鈦合金、高強度合金鋼、高溫合金、耐高溫高強度工程塑料等增材制造專用材料。發展光電子材料,建設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碳化硅、鈮酸鋰半導體產業和光電子產業基地。
加快發展基礎優勢材料。做大做強氟硅材料、新型聚氨酯、特種橡膠、功能塑料、合成樹脂等先進高分子材料。大力發展新型陶瓷、特種玻璃等無機非金屬材料。培育壯大碳纖維、氨綸芳綸、玄武巖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深化國家碳纖維生產基地建設,實現碳纖維材料高端化、低成本化發展。實施鋁產業轉型升級工程,推進煙臺、濱州、聊城鋁精深加工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
第五節醫養健康產業
深入實施“健康山東”戰略,促進醫療、養老、養生、體育等多業態融合發展,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產業鏈,創建國家醫養結合示范省。到2022年,醫養健康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115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1.5%。
提升醫藥工業發展水平。加大創新藥物研發攻關力度,積極開發新劑型和新產品,重點發展以原料藥、化學創新藥、化學仿制藥和高端制劑為主的化學藥,以疫苗與診斷試劑、海洋藥物等為主的生物藥。圍繞家庭和個人醫療、保健、養老需求,發展數字化診療設備、健康監測裝備、可穿戴醫療裝備、醫用機器人等新型醫療器械設備。支持醫藥企業向功能性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化妝品以及保健、預防等領域延伸。加強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加快推動療效確切、臨床價值高的中藥創新藥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快威海國家醫療器械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建設,支持青島、煙臺、威海建設海洋生物醫藥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濟南、青島、濰坊、威海、臨沂、棗莊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
創新醫養健康服務模式。大力發展基于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健康服務產業,支持商業應用程序開發,推進遠程醫療、移動醫療和醫藥物流等第三方服務規范發展。提高健康醫療大數據開發利用水平,構建基于大數據的醫療決策支持系統,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和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充分發揮山東半島黃金海岸、魯中南山區生態資源優勢,推動健康醫療與教育、旅游、休閑、養生融合發展,創新中醫藥健康旅游產品。建設全省科學健身指導體系,倡導“運動處方”模式,開展慢性病運動干預。支持大型醫藥企業建設第三方檢驗中心、影像中心、透析中心,實現從提供產品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轉變。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向養老、康復、養生服務延伸,支持社會力量開辦醫養結合機構,提供個性化、多層次醫養服務產品,開展各類醫養結合產業試驗區、示范區和試點城市建設。鼓勵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建設,推動傳統家政企業拓展健康養老服務新領域。
創新醫養健康發展環境。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分級診療制度改革,加強城鄉醫療對口支援,加快全科醫生培養和符合條件的醫生多點執業。建立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健康制度,支持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與周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診所等基層醫療機構深化合作,將醫療護理和康復等服務延伸至家庭,為特殊和老年群體提供日常護理、保健咨詢等服務。

第六章提升傳統產業改造形成新動能
加快引用新技術新管理新模式,瞄準國際標準,推動傳統產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煥發生機活力,促進全產業鏈整體躍升,打造世界級制造業集群,培育形成新動能基礎力量。
第一節高端化工產業
以基地化、鏈條化、智能化為方向,堅持創新、安全、環保、質效聯動發展,加快優化產業布局和產品結構,建設高端化工產業強省。到2022年,高端化工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51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5.1%。
提升集約集聚發展水平。發揮產業基礎和資源區位優勢,鞏固提升我省在國家化工產業戰略布局中的地位。在東營、煙臺、濱州、濰坊布局建設芳烴、乙烯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高端石化產業基地。培育淄博、菏澤兩大千億級精深加工產業集群。依托濟寧、棗莊、菏澤、泰安、臨沂等煤化工產業園,打造魯南國家級煤化工產業示范基地。依托濰坊、煙臺、東營、泰安、濱州、菏澤等鹽化工產業園,適度發展食品級、電子級鹽化工,打造高端鹽化工產業基地。完善化工園區產業升級與退出機制,全面推動散、亂、危、小化工企業進園入區,力爭到2022年進園入區比例達到40%左右。利用清潔生產、智能控制等先進技術改造提升現有生產裝置,降低消耗,減少排放,提高產品質量和綜合效益。
加快煉化一體化步伐。堅持基礎產業優化整合,加快向下游延伸,推動地煉產業由“一油獨大”向“油化并舉”轉變。引導企業科學規劃多元化技術生產路線,提高基礎原料供應能力。整合提升地方煉化企業加工能力,支持骨干煉化企業構建循環產業鏈,開發生產石油煉化下游產品。加強石化產業產能和技術國際合作交流,打造面向世界的產業平臺。
延伸拓寬產業鏈條。重點在特種橡膠、特種纖維、特種工程塑料、前沿新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等領域,打造一批特色產業鏈。提升為電子信息及新能源產業配套的電子化學品工藝技術水平。發展用于水處理、傳統工藝改造以及新能源用功能性
作者: 來源:山東人民政府網
責任編輯:zhangxuan
太陽能發電網|m.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