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去兩年的爆發式增長之后,2018年光伏市場是否還能保持高速增長備受關注。專家認為,高增長恐難延續,但穩定發展依然可期。受政策因素影響,光伏扶貧、分布式光伏仍被看好。未來光伏行業企業將主要比拼技術和效率,力爭降低成本,逐步實現平價上網,進一步提高光伏發電的經濟性
受電價調整、分布式市場爆發等因素影響,去年我國光伏市場增速大幅超預期。有人擔心光伏行業近兩年的超高速增長會透支今后的增長動力。對此,專家表示,光伏行業近兩年的高速增長態勢恐難持續,但仍將保持相對穩定增長;未來光伏行業將主要比拼技術和效率,力爭降低成本,逐步實現平價上網。
市場規模快速擴大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光伏發電并網運行情況顯示,2017年光伏發電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新增裝機5306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3362萬千瓦,同比增長11%;分布式光伏1944萬千瓦,同比增長3.7倍。到2017年12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1.3億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0059萬千瓦,分布式光伏2966萬千瓦。
從新增裝機布局看,由西北地區向中東部地區轉移的趨勢明顯。華東地區新增裝機1467萬千瓦,同比增長1.7倍,占全國的27.7%。華中地區新增裝機為1064萬千瓦,同比增長70%,占全國的20%。西北地區新增裝機622萬千瓦,同比下降36%。分布式光伏的發展繼續提速,浙江、山東、安徽三省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占全國的45.7%。
蘇美達能源市場總監袁全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光伏市場之所以出現爆發式增長,一方面是因為2017年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對促進光伏行業規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截至去年中期,上游硅片制造商的產業布局已經到位,由此保證了產品供應。此外,地方政府也在積極促進民用分布式光伏發展,這促使光伏企業紛紛投身于分布式光伏市場。
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認為,裝機快速增長得益于三方面原因:領跑者基地規模擴大,首批領跑者項目成功建成后,領跑者基地規模由首批的1吉瓦擴大至5.5吉瓦;分布式市場爆發,隨著高效組件性價比優勢凸顯、分布式推廣多種商業模式涌現,2017年分布式裝機量超過過去5年的累計裝機量;光伏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形式,也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
“光伏行業投資熱情的內在驅動力還和目前技術升級、系統成本下降有關。同時,國外新興市場的需求也在增加。”中來股份高級副總裁劉勇說。
分布式光伏仍被看好
2018年光伏市場是否還能保持高速增長備受關注。中國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表示,近年來光伏產業快速發展,隨著技術進步、產業提升,行業將保持相對穩定增長。當然,最近兩年的高速增長態勢也難以持續。
不少光伏企業仍對市場保持樂觀。為加快行業進步,單晶龍頭隆基股份結合自身多年來積累的生產技術和成本控制優勢,擬在未來3年擴建單晶硅片產能,以滿足行業下游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公告顯示,隆基將穩步擴大單晶硅片產能,在2017年底單晶硅片產能達到15吉瓦基礎上,力爭2018年底達到28吉瓦,2020年底達到45吉瓦。通威股份也宣布,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在未來3年至5年內逐步建成投產共計20吉瓦的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