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深加工。扎實推進已開工示范項目建設,年內計劃建成山西潞安高硫煤清潔利用油化電熱一體化示范項目。有序推進具備條件項目的核準建設,年內計劃開工建設伊泰伊犁100萬噸/年煤制油示范項目、北控京泰40億標準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做好神華煤直接液化示范項目第二、三條生產線和陜西未來榆林煤間接液化一期后續項目前期工作。
(三)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年內計劃建成內蒙古上海廟—山東臨沂±800千伏特高壓直流、新疆準東—華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等輸電通道,新增輸電能力2200萬千瓦。扎實推進具備條件項目的核準建設,年內力爭開工建設張北柔性直流試驗示范工程、烏東德送電廣東廣西柔性直流、四川水電外送第四回直流等輸電通道。扎實推進陜西、青海、新疆、隴彬、白鶴灘水電、金沙江上游水電電力外送輸電通道,以及閩粵聯網工程前期論證。
電網。進一步加強電網主干網架,年內計劃新增50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含換流容量)1.7億千伏安,輸電線路2.2萬公里。
(四)電力系統補短板工程
抽水蓄能電站。積極推進已開工項目建設,年內計劃建成投產廣東深圳、海南瓊中等抽水蓄能電站,扎實推進具備條件項目的核準建設。
儲能。積極推進已開工項目建設,年內計劃建成大連100MW/400MWh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遼寧綏中電廠24MW/12MWh火電機組聯合調頻儲能、大連30MW/120MWh網源友好型風電場儲能、江蘇金壇壓縮空氣儲能等項目。研究推進1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和100MW鋰離子電池儲能電站等項目前期工作。
(五)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工程
天然氣生產。多措并舉做好天然氣穩供增供,全力穩定進口氣源,優化國內油氣企業投資安排,加快常規、非常規氣上產步伐。
天然氣管網。推進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打通“南氣北上”等反輸和調運瓶頸,消除增量氣源的入網瓶頸,加強氣源間互供互保。推進中石油中緬管道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