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灘種出“綠莊稼”
從塔拉灘的一塊塊光伏電板,到萬里黃河“第一壩”,依托優勢,世界最大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在這里建成,實現了水電與光伏發電的完美結合。850兆瓦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的突破,為大規模光伏并網電站穩定入網提供了全新的途徑,填補了國內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的空白。
從柴達木盆地到共和塔拉灘,在遼闊的戈壁灘上架起的一塊塊深藍色光伏電板,如耕植在青海大地上的“綠色莊稼”,每天不停地“追光逐日”,把豐富的太陽能轉換為我省綠色發展的經濟新動能。
聚力光伏全產業鏈發展,把科技創新作為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近年來,我省立足重點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和產業集群發展,重點攻關關鍵技術,搭建創新平臺,助推了光伏產業蓬勃發展。
經過兩年建設,我省百兆瓦實證測試基地已基本建成,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種類最多的試驗基地;
曲麻萊0.73萬千瓦離網獨立光伏電站,采用全光伏儲能發電模式和遠程智能控制技術,為離網光伏電站建設提供了示范;
……
同時,通過加大技術創新和改造力度,亞洲硅業(青海)有限公司建成了單套系統年處理四氯化硅11萬噸的規模,實現了全閉路循環生產,成為國內單套年處理量最大的冷氫化裝置;
青海鑫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經過直拉單晶熱場改造項目,增加了單位單晶爐投料量,產量增加30%,電耗降低10%。
以循環經濟、節能減排,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亞洲硅業與青海中利光纖技術有限公司,建立了全球首例多晶硅廠和光纖廠循環經濟合作項目。
▶多晶硅精整硅芯爐車間。通訊員 蔡新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