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小高地”崛起
時序更替,囑托成為前行的動力。
國家電投太陽能電力公司副總經理董鵬說:“截止到2017年底,通過電池生產線PERC工藝升級改造后產能達到了每年400兆瓦,轉換效率也從20.4%提高到21.4%,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近年來,我省依托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大規模荒漠化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光伏制造產業,形成了多晶硅—單晶硅—切片—太陽能電池—電池組件完整的光伏制造產業鏈,聚集了逆變器、光伏玻璃、石英坩堝、鋁邊框、支架等一批配套光伏企業,已形成了“以硅為主、多元發展、集中布局”的產業格局。
堅持以下游電站帶動上游產業發展思路,全力推進光伏制造產業發展壯大, 晶硅電池及組件已建成產能750兆瓦,包括聚能電力200兆瓦、中電投西安太陽能公司200兆瓦、亞洲硅業200兆瓦、拓日新能源150兆瓦。日晶光電能300兆瓦正在建設;高倍聚光電池明陽新能源300兆瓦高倍聚光模組件和薄膜電池首能公司300兆瓦正在建設;逆變器已建成產能500兆瓦,在建1000兆瓦,可以配套同等規模光伏電站。
從光伏發電到“光伏制造”,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是離海西州、海南州、海東市等光伏電站集中建設區域最近的光伏制造業基地,作為“國家級太陽能光伏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在2017年,光伏產業實現產值98億元。
在這里,目前已形成了從上游多晶硅、單晶硅等原材料制造——切片、電池、組件中間各環節產品生產——石英坩堝、逆變器、鋁邊框等配套產品加工為一體的國內較為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形成了迄今為止我省最為完整的工業產業鏈條,成為了光伏全產業鏈發展的“小高地”。
在如今的東川工業園區,發揮光伏產業集群優勢,達到多晶硅年產能約1.75萬噸,單晶硅年產能約7000噸,單晶切方年產能約1000噸,電池年產能約500兆瓦;光伏組件年產能約1吉瓦,逆變器年產能約1吉瓦,光伏組件鋁邊框年產能約3萬噸,光伏玻璃年產能約360萬平方米……
聚力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牢記囑托,搶抓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的歷史機遇,發展好光伏一條龍全產業鏈,青海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