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網:展望2018年,由于指標管理政策的嚴格,已建成但無法獲取指標的項目可能不再出現,因此我們認為需求端普通指標項目(普通集中式、集中式扶貧、地面分布式)會有所下降大約18GW;領跑者基地規模會進一步擴大,預計在6-8GW左右;分布式電站會延續高增長,預計有23-25GW;光伏扶貧力度將進一步增強,預計有4GW,示范
3、潛在因素三:印度反傾銷政策可能撤回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針對中國,臺灣,馬來西亞的有關于進口太陽能電池板和組件的反傾銷法案已撤回。關于印度國內太陽能產業保護法的訴訟也有很大可能敗訴。關于印度國內太陽能產業保護法的聽證會延期到3月9日在Madras最高法院舉行。印度作為光伏新興市場的代表,正在快速崛起2017年印度新增太陽能裝機裝機容量達到9.6GW,2018年3月,印度已經開始公開招標3GW的光伏項目,另外也有8GW的項目會在3月底完成,可見印度市場已經是全球光伏的“新戰場”。因此也有專家表示,70%的進口關稅會大大提高本土的光伏用電成本,無疑是對行業進步的重大打擊。但是低價的進口產品確實對本土制造業產生較大沖擊。因此印度需要在“便宜電力”和“本土制造”之間平衡。
印度的太陽能產業正在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過去三年的增長速度達到了900%。由于目前具體的稅率以及征收時間的不確定,已經使印度市場的太陽能開發商們陷入了困境:不確定是否要繼續競標,也不知道在項目投產階段會發生哪些狀況。所有利益相關方都在等待政府最后的定論。
對中國企業而言,面對反傾銷已經不是新鮮事,一部分企業已經通過投資或合資的方式在印度本土建廠,以面對關稅增加。參考美國“201”法案,對進口太陽能產品征收30%的關稅,并不能顯著的提高本土行業的市場競爭力,反而是扼殺了光伏事業的成長,同時也降低了本土的就業人數。因此我們認為本次印度反傾銷方案最終結果會比市場預期要理想。
4、潛在因素四:領跑者競標價格出現0.39元/度,拉動平價上網預期
3月5日吉林白城的領跑者項目投標截止日,本次投標有企業在多個標段報出0.39元/度的競標電價,刷新我國光伏項目競標的報價新低。項目所在地的脫硫燃煤標桿上網電價為0.3731元/度,若0.39元的報價中標,則僅比當地燃煤上網電價高4.5%,基本已經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這一行業重大目標。
2016年在內蒙烏海基地招投標中,就已經出現0.45元/度的報價,這兩年組件端成本快速下降,大大降低了初始投資成本;同時相比第二批項目,能源局在對第三批領跑者基地項目中,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非技術成本、外部成本做了嚴格控制,如土地租金設限、外送線路共建等建議,令第三批項目的投資環境大幅改善,也降低了運營期間的成本。因此我們也有理由相信0.39元這樣的報價也不是企業在有意的惡性競爭,而是有信心通過技術革新和成本控制實現盈利。同時從2018年產業鏈各個環節的降價幅度來看,硅片和硅料率先降價,趨勢將向下降的電池片和組件進一步傳導,因此項目承接方的技術成本將大幅減低。
作者:開文明 來源:新能源投融資圈
責任編輯:huxin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