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接二連三
事實上,規劃指標8GW的第三批光伏“領跑者”此前已經歷多次“波折”,先是本該2017年開標的項目拖至2018年初才啟動,此后招標形態又發生了變化,在提高技術準入門檻的基礎上,首次啟動了技術領跑基地建設,最終確定以“10+3”(10個應用領跑基地和3個技術領跑基地)的形式招標,導致招投標時間更加緊張。
水電總院在暫停青海省德令哈、格爾木兩個領跑者基地的通知中稱,“在確認格爾木、德令哈領跑基地是否按省政府相關文件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明確能否落實基地申報相關承諾之前,暫停兩基地企業競爭優選等工作,相關申報材料依法依規予以封存”。其后不到10天,青海省于3月26日發文“暫緩征收土地稅”,意在配合“領跑者”基地相關工作。據智匯光伏統計,2017年11月至今短短4個月間,青海省已就是否征收土地稅,在紅頭文件中變更說法達3次之多,土地問題、地方保護主義并不是只存在于光伏行業,政府政策制定的初衷是為了更好服務于行業發展,但“朝令夕改”的現象頻出,著實讓行業和企業“心有不安”。
事實上,不僅第三批“領跑者”基地在招標階段即頻現意外,規劃指標為5.5GW的第二批“領跑者”基地同樣推進緩慢,據記者多方了解,在建設過程中,僅僅有兩三個基地的實際推進速度與計劃進度一致,截止到2017年9月30日的并網節點之前,基地并網容量未過1/2。
“主要是用地問題,以及與政府配合度的問題!蹦郴夭辉妇呙捻椖繝款^人不無焦慮地告訴記者,“一是地形復雜導致建設成本太高,企業收益率受損較大。二是土地性質不明確,農用地、林地權屬不清,返工、阻工多有發生。三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夠,而政府支持與否在基地的推進中起到關鍵作用。四是在前兩期基地實施過程中,土地補償糾紛時有發生,價低了,地征不來,價格高了,企業負擔不起!
“從前兩批基地的實施情況看,加強政府承諾守信,降低投資企業負擔將會保證‘領跑者’基地順利實施和整個光伏產業的進步!蹦晨睖y院總圖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期間,光伏產業的最根本任務是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而光伏“領跑者”計劃將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甚至直接影響我國光伏產業走向。
光伏“領跑者”計劃現已推出3年,從首批1個項目的“一枝獨秀”,到第二批8個項目的“遍地開花”,再到第三批13個項目展開白熱化的“優中選優”,此項計劃被寄予厚望,這種厚望不止來自光伏行業本身,還來自于我國清潔能源轉型及能源結構優化的國家級大戰略。
“領跑者基地建設與行業發展核心目標緊密貼合,是光伏技術經濟性提升、成本下降、市場機制改進的有益探索和關鍵支撐!彼娍傇焊痹洪L易躍春此前曾公開表示,光伏產業將通過技術進步和平價上網,最終實現從補充能源、輔助能源向替代能源和主力電源的躍變。
按照國家能源局相關要求,第三批“領跑者”基地應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競爭優選,于6月30日前全部開工建設。但從招標階段就“狀況百出”的態勢看,第三批“領跑者”能否成功“領跑”,仍是未知數。
截至記者發稿,第三批光伏“領跑者”基地10個招標項目中已有8個公示中標結果,共涉及38個項目,而上述青海兩基地何時重啟招標仍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