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成新能董事長孫毅表示,2017年,易成新能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自我“革命”,有計劃地關停了刃料事業部、新路標、萬勝新等從事二十多年的碳化硅生產線,進行自我“止血”,并轉戰金鋼線項目。
據悉,目前易成新能已完成400萬千米的電鍍金鋼線的產能建設,尚有200萬千米的電鍍金鋼線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2018年上半年才能建成投產。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市場已不再是易成新能晶硅片切割刃料獨占40%以上市場份額的時代,現在在金鋼線這條戰線上,要面臨多路豪強的角逐。
其中,成立不到3年的楊凌美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金剛線供應商,占據著全球超過50%的市場份額,據悉,目前其投產并運行的產線共計245條,預計實現電鍍金剛線年產能1800萬千米。
不僅如此,易成新能也面臨著諸如三超新材、岱勒新材等A股市場上的生力軍的競爭,而這些企業大多數是國內獨立金剛線生產廠商,具備較成熟的電鍍金剛線研發及生產能力,在2018年,上述企業的產能也會逐漸釋放,行業地位和市場份額也會進一步
因此,有市場人士作出預測,2018年整個硅片市場對金剛線的需求將一改“一線難求”的現狀,甚至有可能出現供過于求的現象。
上述易成新能人士在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曾坦言,現在越來越多的廠商在進入金剛線切割這個市場,短時間內產能過剩的情況不會出現。但是,市場的空間是固定的,隨著技術的成熟及產能的持續釋放,金剛線的毛利肯定會有所下降。
實際上,易成新能不唯獨“押寶”金剛線。正如豎立在母公司門前的標語--“乘勝前進”,易成新能一直追逐諸如鋰電、光伏電站等產業發展的風口,但無奈業績卻一直不溫不火。
2015年,易成新能從平煤神馬手中受讓中平瀚博40%股份,拓展了負極材料生產項目,向鋰電儲能領域拓展,并宣布擬總投資3.49億元,建設10000噸負極材料項目。
2017年上半年,易成新能完成收購平煤隆基50.20%的股權,新增年產2GW高效單晶硅電池片項目,并計劃擴產至4GW。同年12月,易成新能又發布了平煤國能年產10億Wh高安全性高比能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在易成新能的投資規劃中,總投資5.92億元的10億Wh軟包鋰電池只是一期工程,二期工程規劃產能 90 億Wh,投資約 45 億元。
不過,據易成新能2017年半年報顯示,上述項目僅實現了1.95億元的增收,與傳統業務導致的7.94億減收來說,顯得相形見絀。
易成新能方面表示,新業務在短期內難以沖抵晶硅片切割刃料經營性虧損帶來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