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途多舛
即便在第三批領跑者招標之初,因招標規則的調整,業內已經預測到今年領跑者的電價競爭會比去年激烈的多。然而由于認準了低電價在投標中擁有絕對優勢,第三批領跑者招標中的電價廝殺依然觸目驚心。不過,引起業內嘩然的華能0.39元/kWh、特變電工0.32元/kWh的最低電價最終都未能中標。
“固有的成見使各方忽略了一個關鍵環節,”在行業人士梁偉看來,撇開建設成本和運營等執行層面的因素,單就優選規則而言,并非在電價上拉開差距就能十拿九穩。
整體來看,與第二批領跑者相比,此次領跑者電價水平的降幅之大有目共睹。在第二批領跑者中,山西陽泉領跑基地的0.61元/kWh的中標電價已屬最低電價,而根據第三批領跑者的中標結果,最低中標電價與當地的脫硫煤標桿電價只相差3.6分/kWh。
截至3月24日,除青海格爾木和德令哈兩個基地外,其余8個應用領跑者基地的中標結果已全部公示。
據統計,此次領跑者投標一共有52家企業參與,最終14家企業中標。其中,國電投、中廣核、晶科三家企業最終包攬了71%的規模,共計容量2843MW。
而青海格爾木、德令哈光伏應用領跑基地的招標優選工作則被暫停,原因就在于前文所提到的土地費用。
此前在海西州政府發布的格爾木和德令哈兩個應用領跑基地競爭優選方案中,對于土地稅費,皆承諾“不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耕地占用稅范圍。”
3月15日,青海海西州基地臨時通知各投標企業召開第三次優選答疑解惑座談會。會上,要求各投標企業充分考慮建設成本、充分考慮政府承諾建設的費用。根據會上提出的整個基地相關土地費用,業內專家測算,以500MW為計,折合每瓦初始投資竟增加超過1元。
同時,青海海西州相關主管部門還要求,格爾木、德令哈兩個基地共10個標段投標電價不低于0.45元/kWh。否則青海海西州人民政府將拒絕企業以任何形式的投資進入海西區域,為此海西州不惜放棄整體基地建設指標。
在這種情況下,3月17日,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緊急下發《關于暫停青海格爾木、德令哈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在確定格爾木、德令哈領跑基地是否按省政府相關文件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明確是否落實基地申報相關承諾之前”兩基地企業競爭優選工作將被暫停,相關申報材料依法依規予以封存。
第三批領跑者基地所遇到的狀況遠不只于此。由于各種原因拖延,作為2017年領跑者項目的第三批一直到2018年才開標。而在大部分招標工作塵埃落定之后,依舊出現了種種問題。
此前,大同二期領跑基地的申報最低電價0.36元/kWh,雖然不及此前達拉特出現的最低電價0.32元/kWh,但是大同二期的申報電價降幅為44.6%,在降幅上居8大基地之首。在最終其公示的中標結果中,5個項目的中標電價范圍在0.40-0.45元/kWh。
然而,僅在大同二期領跑基地中標結果公示的三天之后,3月27日,國家能源局就發文否決了大同二期領跑者基地中標結果,要求山西發改委糾正相關問題。據文件所言,大同二期應用領跑者基地競爭優選中存在不按文件要求和評分標準打分,不按評優結果推薦公示入選企業等問題。
由上所見,第二批領跑者基地的并網進程不甚理想,而第三批領跑者的進度也并不容樂觀。集中式光伏電站棋至下半場,中標企業能否成為真正贏家,尚難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