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印發《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提出,到2020年,智能光伏工廠建設成效顯著,行業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實現突破,支撐光伏智能制造的軟件和裝備等競爭力顯著提升;智能光伏產品供應能力增強并形成品牌效應,“走出去”步伐加快。
屋頂光伏發展勢頭強勁
“當前我國光伏行業整體勢頭可以用發展正猛來形容,包括制造和服務兩大板塊都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真正帶動光伏行業發展的是分布式光伏,其中鄉村屋頂光伏是重要突破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周健奇近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了解到,太陽能是中國近年來發展最快的環保產業之一,中國的太陽能產業目前是世界太陽能最大的產業。從基礎材料硅到電池組件,再到設備,中國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光伏產業鏈。不僅如此,中國還涌現出了一批世界級的光伏設計、制造、安裝、運營產業集團。在形成規模的同時,中國光伏企業的研發水平、產品質量也提升到較高水平。
在周健奇看來,當前光伏產業發展迅速主要得益于以下三點,一是政策性補貼,二是技術進步,三是光伏行業本身的競爭力在提升,尤其是單晶硅技術的突破把成本大幅降低了,使得投資收益大為提高。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光伏發電在清潔能源中的增速最快,其中的屋頂光伏發展速度極其顯著。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為53.06GW,中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為19.44GW,同比增速分別為53%和3.7倍。截至2017年12月底,分布式光伏的裝機容量占光伏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36.64%,與2015年相比大幅上升了22.61個百分點。分布式光伏雖然有多種形式的光伏載體,但目前的載體主要是屋頂。近兩年,由于屋頂光伏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光伏行業掀起了“搶屋頂”的熱潮。
據周健奇介紹,屋頂光伏就是將小型的光伏發電設備安裝在屋頂上(也可安裝于院落內),發的電以自用為主,富裕電量傳輸上網,也就是“自發自用、余電上網”。不同于集中式光伏發電必須在太陽能資源相對穩定的大面積荒漠地區建設大型光伏電站,發的電接入高壓電網遠距離輸送的形式,分布式屋頂光伏發電具有投資小、裝配靈活、就近低壓并網且電量消納快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