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以下簡稱合作組織)在北京召開“2018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發布了全球能源互聯網“骨干網架”、“發展指數2018”等多項成果。與會專家認為,這次會議明確了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的“行動路線圖”,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大統籌力度,繼續推進中國能源互聯網建設,搶占國際能源治理制高點。
全球能源互聯網明確“落地方案”
記者了解到,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單位出席了2018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此次大會首次發布了《全球能源互聯網骨干網架研究》《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指數2018》《全球能源互聯網技術裝備創新行動綱要2018-2025》《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研究2018》等12項創新成果,形成一攬子方案、操作指南和支撐體系。這是繼納入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工作框架后,全球能源互聯網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實現了從“規劃圖”到“施工圖”、從“新理念”到“可操作”的重要突破。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劉振亞表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全球規劃。為此,合作組織對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深入研究,在各洲能源互聯網規劃基礎上,提出了“九橫九縱”全球能源互聯網骨干網架方案和跨洲跨區跨國聯網重點工程。
此外,為及時反映電力發展格局,推進各國加快能源互聯,合作組織編制了140個國家的電力互聯等指數;圍繞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所需的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在13類領域提出了重點關注的54項技術裝備;梳理集納全球能源互聯網相關標準,形成的技術標準體系為中國搶占能源領域國際話語權奠定基礎。
與會的十余國部長級官員、80多位國際組織負責人、院士專家和跨國企業負責人等對成果予以高度評價,均表示積極支持和參與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
“全球能源互聯網之所以面臨挑戰,是因為有些事情我們現在不知道該怎么做。這次會議發布的成果闡明了未來待完成的工作有哪些,待解決的問題有什么,下一步只管積極落實推進。”英國科學與技術設施理事會主席、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邁克爾·斯特林說。
可再生能源協會執行董事會主席、瑞典能源署前署長托馬斯·卡博格表示,中國倡導的理念過去兩年多已在國際廣泛傳播,而這次會議讓全球能源互聯的愿景更加具體、目標更加清晰、步驟更加明確,給各國政策制定者以現實的“行動路線圖”,標志著全球能源互聯網真正成為可實施、可操作的系統性工程。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政策與項目司司長加里·劉易斯表示,“九縱九橫”骨干網架構想,充分證明了中國在為實現世界減排目標積極貢獻智慧、開展行動,在該領域發揮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