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加速 推動能源“設施互聯”
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提出了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倡議。兩年多來,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譽和積極響應,加速從“中國倡議”走向“世界行動”。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過去幾年世界上最有意義的倡議之一。中國領導人具有非常高的前瞻思維,但世界很多國家政治家都非常短見,不會做長遠規劃。”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總干事喬治·科爾說,“當前全球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保護主義,世界需要更合理的政治引領。全球能源互聯網是其中關鍵的平衡力,我們希望通過對話合作設計出互利的解決方案。”
作為中國在能源領域發起成立的首個國際組織,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也從2016年成立之初的80家會員、覆蓋20個國家,發展到了402家會員、覆蓋61個國家。中國不僅和俄羅斯、蒙古、越南、老撾、緬甸等部分周邊國家實現了電網互聯,而且也參與和推動了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等部分跨國跨區電網聯通落地。此次與會專家表示,越來越多國家和組織看到了全球能源互聯的趨勢和好處,并不斷付諸行動。
海灣合作委員會互聯電網管理局主席哈里發表示,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國選擇向世界開放并在能源領域與各國開展合作,特別是中國和中國企業正在給全世界帶來很大幫助,比如中方正在參與的非洲水電項目和各大洲電網互聯,大大緩解了當地的電力短缺,還降低了電力價格。
近期,合作組織與阿根廷能礦部,埃塞俄比亞水、灌溉及電力部分別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截至目前,合作組織已與非盟、阿盟、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拉丁美洲能源組織、南美能源一體化委員會等國際組織以及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國政府部門共簽署20余項合作協議。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伯哈內指出,東非各國政府正在大力推動區域電網互聯,埃塞俄比亞已和盧旺達、布隆迪、南蘇丹、也門簽署電力合作協議,將加強整個非洲電力互聯,并進一步推動實現全球電網互聯。
阿根廷駐華大使蓋鐵戈表示,愿參與推動電力互聯互通建設,并呼吁包括拉美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攜手努力,加快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
合作組織新聞發言人張義斌說,合作組織正在與聯合國合作,研究制定《全球能源互聯網落實〈巴黎協定〉行動計劃》,相關成果計劃于12月在波蘭卡托維茲氣候變化大會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