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四章第三節《推動綠色工業規模發展》中,第四小節《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提到了推動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化,加大培育節能環保服務市場力度:
圍繞建設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加強對重點領域節能環保技術改造與加快產業培育相結合的指導,推動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化,加大培育節能環保服務市場的力度,促進節能環保產業加快發展,打造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美麗西藏。
——發展重點:節能環保關鍵技術裝備、服務,循環經濟。
提升節能環保技術、裝備水平。篩選經濟高效適合西藏自然地理環境的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大力開發適應高寒特點節水和污水處理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推廣應用建筑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新能源運輸裝備、節能農業生產設備。
建立節能環保服務體系。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工業第三方治理、環境治理特許經營、合同環境服務等經營模式。支持區內企業加強與區外節能服務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區內節能技術服務企業,逐步完善節能技術社會化服務體系。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深化廢棄物綜合利用。推動規模化畜養殖廢物資源化利用,加大生物質燃料等綜合利用技術研發與示范力度,支持發展利用采礦選礦廢渣發展新型建材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推動生態工業園和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
——發展路徑:與重點產業培育相結合,依靠工程和項目拉動,釋放節能環保產品、設備、服務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
大力發展與節能環保相關的重點產業。大力推進以水能、太陽能、風能及地熱能為重點的非化石能源發電。大力發展新型墻體材料、防水密封材料、保溫材料等綠色建材產業。
以節能環保項目為牽引抓手,引入環境治理龍頭企業。以本地項目為抓手,在草原、土壤、礦山的修復和污水治理等領域,引進國內外行業領先的環境治理企業,支持西藏國土生態綠色化集團有限公司發展壯大,建設產業基地,快速壯大本地節能環保產業規模,不斷提升產業技術水平。
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支持。加大環保項目的策劃包裝,結合中央和西藏的產業政策,增加向有關部委推薦環保項目的數量,加強與援藏省市的合作,爭取資金支持,釋放節能環保產品、設備、服務消費和投資需求,有力拉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而在第五章《七項行動》第七節《綠色環保行動》,再次強調了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能源產業:
推進污染防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加強農牧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礦業、水電產業培育過程中的污染防治。加強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推進重點排污企業深度治理,嚴格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全面節約高效利用資源。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牧業,大力推廣節水、節材、節地、節礦技術。推動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選擇部分重點地(市)、縣(區)開展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加快藏青工業園區和全區各類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產業園區循環經濟發展。
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制度。鼓勵開展水權交易、碳匯交易等試點,探索市場化生態補償模式。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探索建立鼓勵生態旅游業和生態農林業等低碳產業發展的機制。支持開展生態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啟動生態補償示范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