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多途徑降價催生市場定價形成機制
降低工商業電價,國家發改委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尤其是利用政府管理電價的行政手段,降幅10%的目標會很快完成。但是,這并不一定能解決電價內在矛盾與問題。只有找準導致工商業電價過高的原因及電力用戶的訴求,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全流程、多途徑降價,最終建立起市場定價的電價形成機制,這才是治本之策。
一是增加水電及新能源發電比重,有效降低上網電價。目前,我國燃煤發電裝機和燃煤發電量分別占總裝機和總發電量的60%和70%,由于煤價持續上漲導致燃煤發電成本高企,擠占了發電上網價格下調的空間。當前,需要進一步完善優先發電調度制度和可再生能源電價機制,優先讓水電和邊際成本低的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上網,從而為下調上網電價贏得更多的空間。
二是完善兩部制電價和分時電價政策,合理降低企業用電成本。針對兩部制電價中容量費過高的現狀,可以采取按最大需量計收容量電費代替過去的固定容量電費。與此同時,切實加快銷售電價改革,通過市場機制引入供電服務主體,為工商業用戶的用電報裝和用能管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此外,還要因地制宜實施分時電價政策,在勞動密集型工業集中區域,根據企業實際生產規律適當調整峰谷時段電價價差,著力提高工商業用戶全生命周期的用電成本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
三是完善成本監審辦法和激勵辦法,科學核減輸配電價。雖然有了比較完整的省級電網、區域電網的輸配電價,但由于沒有專用的管制會計準則,對電網投資、建造、運維和用戶供電等各個環節的認定缺乏行業標準,加上專業監審力量不足以及監審信息不對稱,使得降低輸配電價沒有科學的依據。各地出臺的臨時降低輸配電價措施,并沒有說服力。因此,當輸配電價的核定做到了標準化、規范化和公開透明化,才能實現工商業電價的合理化。此外,輸配電價還要逐步由“成本加收益”的辦法過渡到上限管制,以激勵電網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四是完善階梯電價制度,逐步替代類別間交叉補貼。目前,工商業電價過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承擔了交叉補貼。就此,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劉樹杰提出,目前我國實施的階梯電價制度偏離了政策制定的初衷,沒有起到彌補交叉補貼的作用。我們應該參照國際經驗,設一個基本需求的電量,在國外叫“生命線電價”,以保證基本生存所需,大幅度降低第一檔電量覆蓋面的比重(不高于50%),大幅度提高第二檔、第三檔電量的電價,特別是大幅提高第三檔電量的電價,通過類別內的交叉補貼替代類別間的交叉補貼,這樣才能理順電價形成的機制。
五是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取消不合理基金及附加。每一項基金附加都是因國家特殊需求制定出臺的,電力作為商品本應該執行市場交易規則,不應承擔商品之外的特殊功能,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推進,這些特殊政策應當逐步取消或合理歸位,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例如,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所需資金理應通過受益地區供水加價方式進行籌集。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是水利工程項目投資的必要組成部分,所需資金宜由相關水電企業從其成本中單獨列支。目前上述兩項費用均以政府性基金的方式向全國電力用戶征收,既加重了不相干地區電力用戶的負擔,也使得受益地區的用水或用電價格信號扭曲。業內專家建議,前面兩項基金宜與電價脫鉤,本著“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轉由受益地區消費者承擔。
六是完善企業績效考核機制,還原電網公益屬性。目前,對電力企業考核,特別是對電網企業考核,同樣是按照競爭性企業保值增值設計的。然而,作為承擔電力輸送的責任主體,社會公益性才是電網企業最本質的屬性。因此,我們需要完善和創新企業績效考核機制,調整經營指標在考核中所占的權重,使電網企業回歸專注于提供輸配電服務的社會公益性本位,為降電價騰出空間。
七是加強用戶的節能管理,提高電能利用效率。降電價是為了降低企業的用電成本,而影響用電成本的因素有兩方面。一是通過不斷提高供電能效來降低購電費用,二是不斷提高用電能效來節約電費支出。在降電價的過程中,用電企業的積極參與和主動作為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因此,電力企業尤其是電網企業要以更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力量,指導和協助電力用戶加強節能管理,不斷提高電能利用效率,收獲電價下降的同等效果。
八是提高電力市場化交易程度,擴大市場定價覆蓋面。電力市場化交易對于降低用戶用能成本的作用日益凸顯。因此,要進一步推進市場化交易工作,有序放開一般工商企業進入電力市場,切實降低工商業用戶用能成本。同時,電力市場化交易釋放的電價紅利,也會刺激用戶增加用電負荷,將對電力企業增供擴銷起到積極作用,從而實現雙贏。
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在我國電力市場尚不成熟的特殊階段,更多地體現為政府對電價的管制和干預。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看到政府這只無形的手在發揮主導作用。如果調控得當,科學施策,不失為理順電價機制的一次契機。但是,工商業電價的高低與否,本應該通過市場來調節和取舍,依靠政府之手終究只能是權宜之計。
在推進我國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革命的進程中,全面深化電力體制改革,讓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才是我們始終如一的追求目標。由此,我國的電價改革必將走一條由統一定價到價格雙軌制,最終實現由供求關系決定電價的市場定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