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危機
然而,時境變遷下,一切元素和拼圖的重量往往需要重新審慎。事實上,在業內看來,在多晶廠商生存備受威脅的當下,保利協鑫的股價回購計劃的背后,有著更多的考慮和意圖。
治雨對時代周報記者指出,保利協鑫回購股份很大程度上與其出售江蘇中能股份的交易有關。據了解,6月6日,A+H上市公司上海電氣宣布擬收購保利協鑫下屬江蘇中能51%股權,交易方式初步定為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
根據公告,江蘇中能100%股權估值預計不超過250億元人民幣,按此估算,上海電氣斥資將不超過127.5億元,而通過這一樁交易,保利協鑫將獲得近65億元的現金。彼時,交銀國際報告指出,出售多晶硅業務的控股權大大降低公司的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但交易獲得的資金將有效減輕公司財務壓力。
實際上,該樁交易也被大多數業內定義為“保利協鑫斷臂求生之舉”。作為全球最主要的多晶硅料企業之一,江蘇中能硅業亦是連續5年蟬聯全球最大產能。2017年,該公司多晶硅料產能約7.48萬公噸,同比增長8.4%,位列全球第一,是保利協鑫能源旗下核心資產。此外,江蘇中能硅業還是國內僅有的幾家掌握電子級多晶硅生產技術的企業。
而在6月6日晚間的電話會議中,協鑫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表示,在本輪出售的資產包中,江蘇中能會出售電子級多晶硅、集成電路多晶硅材料等,涵蓋著FBR多晶硅技術和CCZ技術。
治雨分析指出,在如今多晶市場需求將大量萎縮的預期下,保利協鑫作為多晶龍頭企業,首當其沖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預計今年多晶市場份額降到50%,明年為30%,多晶硅片的價格由年初的每片4.7元降至如今的2.3元,成本高的企業幾乎是賣一片虧一片,因而全年虧損二三十個億,一點都不會意外”。在這樣的行情之下,維護股價或亦是為了推進江蘇中能并購案的順利進行。
據悉,截至目前,該并購案雙方尚在洽談當中。實際上,正如業內分析指出的,能否與上海電氣成功進行交易,進而獲得更多的資金降低負債水平、進行產能結構性升級,對于保利協鑫來說至關重要。
事實上,朱共山亦在此基礎上勾勒著保利協鑫未來的突圍之路。據悉,在上述提及的6月6日晚間的電話會議中,朱共山表示,未來結合從美國引進的技術,通過科技創新加大投入,加上公司在新疆多晶硅的基地即將投產,以及對江蘇徐州老基地進行改造,將原來的多晶鑄錠技術改造成鑄錠單晶的技術,從而實現公司產業結構的升級。不過,這一藍圖是否能夠如愿實現,未來還有太多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