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新能源首富到紅色通緝犯需要多久?昔日“光伏梟雄”彭小峰的答案可能是10年。現年43歲的彭小峰已四次創業,曾因創辦光伏明星企業江西賽維LDK成為中國最年輕的新能源首富和江西省首富,卻因2015年創業推出的互聯網金融項目綠能寶再度折戟沉沙。
彭小峰
日前,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檢察院發布公告,以江蘇綠能寶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夏侯敏、劉菁、何琳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向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夏、劉、何三人分別曾是江蘇綠能寶公司的法人代表、CFO和副總經理,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彭小峰卻未被列入其中。澎湃新聞從蘇州工業園區檢察院了解到,彭小峰未出現在上述公告中的原因是已被另案處理。2017年12月,彭被批準逮捕,但目前仍在逃。
近日流傳于網絡的一份落款為蘇州工業園區公安分局的文件披露了該案件的最新進展。該文件顯示,彭某某經園區檢察院批準逮捕,分局已向公安部申請發布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據澎湃新聞了解,文件中所說的彭某某即為彭小峰本人。有業內傳聞,彭小峰目前人在美國加州,正試圖再次從光伏行業東山再起。
關于彭小峰過山車式的創業經歷,有人說其實有兩個故事版本:一個是屢戰屢敗,另一個屢敗屢戰,就看你更愿意相信哪一個。但可以肯定的是,眼下的彭小峰要重振旗鼓,會比江西賽維LDK挫敗后的再創業困難得多。屢次創業中,彭小峰頗為信奉用速度擊垮一切對手,但最后,自己也被速度所擊垮。
“超越光速”和急轉直下
經歷過中國光伏行業高歌猛進年代的人,對彭小峰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由其締造的江西賽維LDK曾是當時最明星的光伏企業之一、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制造商,卻因瘋狂擴張陷入不可自拔的債務危機中,只能以破產重整告終。
公開資料顯示,彭小峰于1975年出生在江西吉安市安福縣,1993年畢業于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國際貿易專業。1997年,彭小峰帶著2萬元到蘇州創業,先是從事工用手套外貿,后成立了蘇州柳新實業有限公司,以生產勞保用品為主業。該公司后來發展為亞洲最大的勞保用品供應商,每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彭小峰也由此積累了原始財富。
據《中國企業家》報道,2003年前后,彭小峰去歐洲參加商業會議,發現關于新能源的討論越來越熱。他找來很多雜志,風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垃圾發電等一一研究。將自己的新目標鎖定在光伏上面。一次機緣巧合,他見到了時任江西省新余市市長的汪德和,在與后者“密談”30分鐘后,彭小峰最終下定決心在江西新余展開太陽能項目。
彭小峰當時提出條件,政府解決2億配套資金以及0.4元/度的優惠電價,新余政府均答應解決。
2005年,彭小峰創立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新余。按照最早的想法,彭小峰要從電池和組件端切入光伏行業,但在聽取了外聘的首席運營官佟興雪提出“越接近上游技術含量越高、利潤也就越大”建議后,彭決定從硅片入手。
彼時,彭小峰名片上印有一行字“Light DK Peng”,意為“超越光速”。一味追求速度,確實是賽維LDK得以后來居上、迅猛擴張的原因。2007年,賽維以“超越光速”的發展速度成功在紐交所掛牌上市。32歲的彭小峰以287億元的身價,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六,中國最年輕的新能源首富就此誕生。
但登陸紐交所后,厄運尾隨而來。2011年,光伏行業的發展形勢急轉直下,全球光伏市場出現產能過剩、需求降低,導致貫穿產業鏈的持續價格壓力,歐美先后對中國光伏企業展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國外市場急劇萎縮。此時,體量越大反而包袱越大。同時,由于賽維在擴張生產線時過于激進的投資策略,緊繃的資金鏈斷裂之后,“賽維資本神話”被迅速抹去了光芒。
彭小峰曾一口氣買下數千萬美元多晶硅片生產設備,只用一年多就占領了全國多晶硅市場產能的80%。但在享受著產能帶來的競爭壁壘好處的同時,過快擴張也讓賽維背上了資金壓力。2008年,賽維曾斥資120億元進軍上游,布局產能超過2萬噸/年的多晶硅產線。但項目建成時,多晶硅價格已跌至冰點。
2011年賽維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其負債已達27.47億美元,負債率高達227%,不得不裁員和出售資產“斷臂求生”。為緩解賽維現金流問題,彭小峰于2011年引入美國對沖基金阿波羅等三家機構投資者,欲推動旗下子公司賽維硅料在香港上市。在三家投資者入股時,彭小峰同意了個人連帶擔保,擔保內容為個人資產,若賽維硅料上市,則皆大歡喜。但因全球光伏產業步入寒冬,賽維多晶硅業務的赴港IPO計劃流產。此番對賭失敗意味著母公司江西賽維要為此要支付大筆賠償費用,令其生存狀況雪上加霜。2012年11月22日,彭小峰被免去江西賽維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
2015年11月,江西賽維LDK的破產重整方案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