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海綠能寶的前員工,至今還記得2016年的夏季中午:多名員工一起到公司樓下的小飯館吃飯,臨近飯局終盤,彭小峰走了進來與大家進食,但只吃剩下的飯菜,拒絕了下屬加菜的要求。
“綠能寶的模式沒有錯,錯就錯在他太急了,急于證明自己前兩次創業的失敗。”這名前員工對作者坦承,彭從沒有批評過員工,但其缺點也很鮮明,相信自己的直覺,“很少聽從旁邊人的建議”。
綠能寶的母公司是SPI。SPI高調亮相之前,其實已在賽維內部蟄伏數年。它原是美國本土一家光伏產業鏈下游企業,于2011年被賽維收購。2014年彭小峰出任美國SPI公司中國執行董事長。
在出任SPI董事長之前,彭小峰還以一貫的大規模、快速度的方式進入了電商,在蘇州發家之地成立了非凡定美社,并計劃到2016年實現2000億人民幣銷售的宏偉目標。但這一次的創業失敗得很徹底,2013年7月非凡定美注冊成立公司,9月1日正式上線,2014年3月便爆發裁員欠薪風波,隨后蘇州的非凡定美社總部人去樓空。
2014年4月底,彭小峰只身一人來到香港中環,拜訪他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EMBA同學、聯合金融集團主席蔡朝暉,向其托盤而出“綠能寶”的構想。這位知名的德州撲克玩家,在喝著茶的當天就把投資大方向定了下來,不到一個月資金即已入賬SPI帳戶。
北大光華的同學都很團結。2005年彭小峰創辦賽維時,也說服了多名北大光華的同學前往新余加盟。蔡朝暉入股之后,半年時間內,5輪融資,3.2億美金,SPI的投資人中包括恒大集團許家印、巨人投資史玉柱、科瑞基金鄭躍文等實力央企、著名企業和知名基金。
2015年1月20日,北京中國大飯店,SPI舉行了一場多達800人的新聞發布會。在會上,不擅言辭的彭小峰學習互聯網企業的打法,個人撐場整整演講了一個多小時,并打出了巨人集團史玉柱、恒大集團許家印、蔡朝暉、動向體育陳義紅等商界名人“我為SPI代言”的視頻。
他開始向蘋果學設計,向阿里巴巴學價值觀,向騰訊學做產品,研究如何能以一種“好玩、有趣、公益且有收益”的方式做新能源。他推出了他所理解的能源互聯網核心產品“綠能寶”——首期年化收益率高達10%的理財產品“美桔一號”,1000塊錢起售,資金用于認購河北巨鹿的一個光伏電站。
綠能寶的商業模式并不算太復雜:作為投資者,你可以在綠能寶的官網——陽光動力商城上購買產品并默認簽署委托租賃協議,隨后綠能寶作為中間人,將太陽能發電板租賃給電站,所得電費及政府補貼等作為投資者收益的來源。
在綠能寶橫空出世后,晶科能源的分期寶、航天機電的航天米寶等各類互聯網金融的“寶寶”都爭相誕生。
有意思的是,彭重新出發的新聞當天在微信朋友圈被刷屏,不僅僅是他在賽維的下屬,也還有光伏界的同仁。這是彭小峰的戲劇性所在,在成功時飽受非議,卻在失敗后贏得了認可。
郎朗出任綠能寶形象大使
SPI綠能寶甫一推出,就是互聯網企業的打法,巨資請鋼琴家郎朗作為代言人,數月內即花費數億元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公交、地鐵站上鋪發廣告。
以前不怎么出來講話的彭小峰奔波于每一場業內活動,四處宣講綠能寶;為了綠能寶,他堅持發紅包都用綠能寶的券。面對他不懂互聯網的質疑,他甚至賭氣的說,“我也是成長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一代,為什么不懂互聯網?”
他甚至開始頻頻約見以前不大見面的太陽能企業同行、各個地市的官員,不過大部分的時候是其它高管在說。“他思維很快,但他的嘴無法跟上他的思維速度。”上述綠能寶前員工如此總結。
2016年1月19日,高速成長的SPI成功轉板登陸納斯達克,開盤交易價格為18.9美元/股,這距離賽維LDK從紐交所摘牌尚不到兩年,也是彭小峰打造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那天彭小峰穿著自己最喜歡的那套鮮黃色西服、搭配橙黃領帶和白襯衫,現身美國紐約的納斯達克交易市場。他說,這是他10年內第二次到紐約上市,“10年前我走上神壇,也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不一樣的我,那時更不會想到10年后還需要重新回到原點。”
再次來到紐約上市的彭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