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國光伏制造業主導印度光伏市場
4.1.本土企業實力薄弱,產業鏈不完整
印度的光伏產業鏈不完整,在硅料、硅片環節印度并沒有企業涉及,電池片環節和組件環節有一些布局,如電池環節Adani在2017年底的產能約1 GW,其他小電池廠商的合計產能不超過1.5 GW,組件環節主要也是以Adani,Waaree為主,但單一組件廠的產能也不超過 2 GW,印度本土企業制造實力一般,無法滿足印度國內需求。
4.2.電站開發本土企業為主,但組件和逆變器比較依賴中國
印度的光伏項目開發主要以本土企業為主,印度的光伏產業同中國光伏制造業高度相關聯,根據Bridgeinto India的數據,2017-2018財年,占據印度組件市場份額前五位的均是中國企業,其中:阿特斯的市場份額為12.96%,晶澳的市場份額11.44%,天合光能的市場份額為7.99%,東方日升的市場份額為6.80%,協鑫的市場份額為5.30%,此外中利騰暉,晶科,也位于前十;印度本土企業Adani solar的市場份額為3.65%,TATA的市場份額為2.50%,WAAREE的市場份額為2.40%,Virkam的份額為0.78%,遠遠落后于中國企業。相對于印度本土制造的組件而言,中國制造的組件具備顯著的成本優勢。
逆變器方面,中國企業華為,陽光電源,以及特變電工(TEBA)位居市場份額前十,其中華為的市場份額為16.78%,陽光電源的市場份額為13.52%,特變電工的市場份額為4.0%,印度的逆變器市場嚴重依賴海外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