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的不斷深入,對電網的功能作用、運行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能源生產側
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具有顯著的隨機性、間歇性、波動性特征,大規模、高比例接入電網,帶來巨大調峰調頻壓力,電力系統平衡調節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面臨一系列新挑戰。
并網主體
隨著大量分布式電源、微電網、電動汽車、新型交互式用能設備的接入,這些并網主體兼具生產者與消費者雙重身份,改變了傳統的潮流從電網到用戶的單向流動模式,電網運行的復雜性、不確定性顯著增加。
未來電網要適應能源轉型帶來的這種變化和要求,必須在現有基礎上進行革命性升級換代。
未來的電網,在功能上向著能源互聯網演進。
能源互聯網是有機融合能源系統、信息系統、社會系統,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核心,以能源互聯互通為方向,智能靈活、多能互補、開放融合的現代智慧能源系統,能夠有效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滿足各種能源設施便捷接入,支持能源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未來的電網,從技術上向著新一代電力系統升級。
新一代電力系統,是適應新能源高比例接入、新型用能設備廣泛應用,集成先進輸電、大規模儲能、新能源友好并網、源網荷儲互動、智能控制等先進技術,具有廣泛互聯、智能互動、靈活柔性、安全可控、開放共享特征的新型電力系統。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推動電網創新發展實踐
作為電網企業,近年來,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主動適應能源變革趨勢,圍繞打造新一代電力系統、構建能源互聯網,大力推動電網創新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提高電網配置資源能力
根據中國能源資源與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的基本國情,自主研發了全球最先進的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技術,能夠將中國西部北部的清潔能源發電經濟高效地輸送到1000-2000公里外的東中部負荷中心。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建成“八交十直”18項特高壓工程,線路長度超過3萬公里。
公司經營區域并網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5.1億千瓦,國家電網成為世界上資源配置能力最強、新能源并網規模最大的電網。
根據國家規劃,目前公司正在推進“五交五直”10項特高壓工程,中國特高壓發展將迎來又一個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