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藏中電力發展
西藏自治區位于祖國的西南邊陲,是我國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和面向南亞的開放通道,具有特殊重要戰略地位。2011年與2014年,青藏聯網工程與川藏聯網工程先后建成,基本解決了西藏中部和東部缺電問題。藏中聯網工程的投運,有助于加強西藏電網的網架結構,提高供電保障能力,為順利實施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和維護邊防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青藏聯網工程中,電力建設者在高海拔進行高空作業。
▲川藏聯網工程。
藏中電網覆蓋拉薩、日喀則、山南、那曲和林芝等地區,是西藏電網的主要負荷中心,根據相關規劃預測,“十三五”期間負荷發展水平將呈現高速增長。但是,由于受到能源資源、運輸條件、建設成本和環保等諸多因素限制,藏中地區電源規劃無新增火電,只能以水電為主,但由于水電建設周期較長,豐枯特性明顯,無法根本解決藏中電網缺電問題。藏中聯網工程的投運,使藏中電網與我國交流大電網相聯,可有效解決“十三五”期間藏中缺電問題,藏中地區最大電力負荷也將由30萬千瓦提升至110萬千瓦。
▲設備運輸途徑著名險段“七十二道拐 ”。
▲海拔4600米昌都八宿縣安久拉山馬幫運輸。
目前,西藏電網已形成“一大兩小”的電網格局,即藏中電網、昌都電網、阿里電網,但西藏骨干網架沒有全境貫通、電網依然比較薄弱。藏中電網自身規模較小,運行可靠性較低。藏中聯網工程建成后,一方面增大了受端電網規模,改善了青藏直流工程的運行條件,另一方面增加了交流聯網通道,可有效提高供電可靠性。
促進清潔能源消納
藏中聯網工程對于提升西藏清潔能源外送消納能力意義重大。作為國家重要水電基地,西藏水電技術可開發容量1.4億千瓦,開發潛力巨大。此外,西藏中部地區太陽能、風能資源非常豐富,具備建設大規模光伏電站和風電場等新能源項目的資源條件。藏中聯網工程建成后,具備40萬千瓦輸送能力,遠期可提升至百萬千瓦,年輸送電量27億度,其中藏中清潔能源外送電量可達16億度,將為藏中清潔能源開發與外送創造有利條件。
▲天梯。
某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藏中聯網工程投運后,阿里電網互聯工程也已經提上議事日程。今后,藏中電網可進一步與阿里電網互聯,形成西藏統一電網,實現西南地區清潔能源在更大范圍內的配置
據悉,未來三年內,國家電網公司將持續加大電網投資,全方位加強援藏工作,在西藏和四川、甘肅、青海三省藏區安排電網投資724億元,促進藏區電網高質量發展,力爭2020年實現西藏全區電網互聯互通。“下一步,國家電網公司將加快西藏電網發展,擴大區域聯網規模,提升供電保障能力,更好地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努力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邊疆長治久安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寇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