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 覆 ?
馬斯克的“電池通行券”試圖采用一種新型電解質添加劑來延長鋰電池使用壽命。
與普通鋰電池相比,該電池除了所添加的電解質添加劑使得高溫存儲和長期循環性能更加出色外,該電池還采用特斯拉的一項新專利——“單晶鎳鈷鋁電極技術”打造電極。
經測試,采用新電極的電池在40攝氏度的環境下可持續4000多個充電周期,若配備冷卻系統,電池循環次數可提升至6000次以上。
勁邦資本合伙人王榮進表示:“特斯拉的新電池在工藝形態上更接近于固態電池,并將大概率采用。”
所謂預鋰化,就是指為電池提供外界鋰源的過程。
鋰離子動力電池在首充過程中,會造成大量鋰損耗。有機電解液會在石墨等負極表面還原分解,形成固體電解質相界面(SEI)膜,從而消耗掉從正極脫嵌的鋰離子并降低電池容量。
為提高首次效率,通過從正極材料外尋得一個鋰源,讓SEI膜的形成消耗外界鋰源中的鋰離子,保證正極中脫嵌的鋰離子不會浪費于化成過程,延長電池循環壽命,減緩電池衰減,最終提高全電池容量。
Maxwell聲稱,干電極技術可以將電池能量密度提高到300Wh/kg,而未來有望達到500Wh/kg。其干電極生產過程始終保持無溶劑干燥狀態。從理論上來講,干電極生產方式非常適合SLMP預鋰化,若未來電池能量密度要提升到500Wh/kg,大概率要采用預鋰化技術來輔助實現。
而另一方面,這款新型電池成本極具優勢。馬斯克的目標是將該電池的成本大規模降低至每千瓦時100美元以下,彼時,電動汽車的成本將與燃油車持平或更低。
不過,據特斯拉內部一線工作人員透露:“該電池距離量產還有一段距離,能否量產還有一些不確定因素。其中,預鋰化技術還不夠成熟,材料中的氫氧化鋰容易吸水導致短路;而在包覆技術上,也存在一些問題。”
只有這些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這款電池才能夠真正成為馬斯克邁進鋰電池市場的“通行券”。
如今,大眾收購國軒高科打造新能源汽車閉環、長城加注蜂巢新能源自主研制電池,越來越多的車企布局上游。
而特斯拉新型電池若能成功量產,在極大降低其對上游的依賴度的同時,他的成功也必然會煽起全行業的又一股新風,激發更多造車勢力自主打破上游動力電池的壟斷局勢,來確保自己的主動權。
彼時,上游動力電池企業的壟斷格局或將被打破。不過業內也有傳聞,表示特斯拉不會建多條新產線,他們或將把這款新型電池申請專利,后續由寧德時代生產。
不過,這款新型電池是否能成為顛覆性產品還要打一個問號。
“但不能否認的是,特斯拉的新型電池在電池技術上的起著重要的迭代作用。在電池應用場景較多的電池領域,該產品一旦實現量產,可能會顛覆某些場景的現有電池。”王榮進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