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打開App全是充電站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成都走訪了解到,作為全國汽車保有量第二、水電資源利用水平高的西部特大城市,成都正加速布局充電樁產業。
倪師傅是一名新能源網約車駕駛員,從業兩年來,他每天要接20余單,工作時間從早上7點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為了維持續航,他每天要到公共充電站充電兩次,每次需要1小時左右的時間。
“過去充電站很少,司機為了充電插隊爭執是常事,F在手機App一打開全是充電站,需要的時候找到附近電價最便宜的就可以了!弊罱,曾駕駛燃油車的倪師傅發現,充電正變得越來越方便,而變化的背后,公共充電樁正在城市中悄然布局。
在成都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實時監控調度中心的大屏上,數據正不斷刷新,以兩公里為半徑的六邊形網格覆蓋了整個城區!肮疽言诔啥疾季至391個充電站,并有432個充電站正在建設中!痹摴靖笨偨浝眈R宏楓介紹,目前成都80%的充電樁用戶以運營車輛為主。
“運營車輛充電需求量大,倒逼了公共快充樁的配建。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刺激下,成都公共快充樁發展較私人充電樁更快!瘪R宏楓說。
而私人充電樁發展遭遇的瓶頸問題,也成為了不少新能源車車主的苦惱所在!白畲蟮膯栴}還是充電樁進小區。因為不能在小區安裝充電樁,現在每天要多花一個小時在外面充電。”倪師傅告訴記者,由于家用充電樁價格太貴以及小區電容不夠,自己一直沒有在家安裝充電樁,因此每天收車后都要再去一趟充電站,以保證第二天能正常出車。
記者走訪成都多個小區也發現,私人充電樁進小區依舊困難重重。據統計,成都市目前共有新能源私家車2.2萬輛,占新能源車總數的20%,且數量在不斷增加,小區充電需求日益增加,但成都住宅小區充電樁數量僅有3700個,小區充電樁供需矛盾逐漸凸顯。
國網四川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私樁進小區存在建設進場難、建設管理難、安全隱患突出、非私有停車位充電樁建設缺少投資方等問題,亟須解決業主對配電容量“先占先得”、電動汽車充電安全方面的瓶頸問題。
據了解,成都已明確提出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車場、新建公共停車場將按照一定比例配建新能源汽車停車位,加強居民小區、商業樓宇、行政辦公、公園、大型產業功能區等重點區域停車場充電樁建設,推進居民小區智能充電試點建設。
近日,四川省出臺的《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2020年度工作要點》提出,將力爭實現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應用12萬輛。成都公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也提到,到2022年成都將建成新能源充電樁4.5萬個。
除了地方政府積極出臺扶持政策,這座西部城市還具備許多發展充電樁產業的優勢。據成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楊長飛介紹,四川是水電資源大省,清潔能源豐富,低谷期電價消納對新能源車產業有促進作用,加之成都平原地勢條件優越、城市文化開放包容、消費者敢于嘗鮮,充電樁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在新基建浪潮下,資本積極涌入市場。一些充電樁頭部企業已經在四川搶先布局。比如,特來電公司累計為全國新能源車提供了48億度的充電服務,日均充電量達840萬度,僅為成都就已累計提供充電服務3.8億度,在該公司全國112個提供充電服務的城市中排名第一。據統計,目前成都市電動汽車保有量和充電量均占四川省的80%以上。
然而,四川充電樁市場上的大量企業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現象。
“很多跟風進入充電樁產業的企業并不夠專業,充電樁建了很多,但是管理跟不上,沒有辦法為電動汽車車主提供高質量充電服務。市面上的大部分充電樁只是一個物理性的充電連接設備,數字化、智能化、網聯化屬性較弱,是下一步需要升級的方向。”楊長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這些企業應深入進行市場調研,提升自身產品質量,利用自身的停車場或自有車輛優勢,與頭部企業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新能源車和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的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未來,智能化、網聯化是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因此需要與之相匹配的車樁交互的充電網絡。楊長飛說,數字化、智能化、網聯化的充電網處于能源網、信息網、交通網鏈接的樞紐地位,進而可以從更高層次實現能源、交通和信息綜合優化的智慧城市建設。
一些企業開始在運行和管理的產業下游進行積極探索。馬宏楓介紹,依托技術優勢和海量的數據優勢,特來電在充電網上設置了設備防護層和數據防護層,針對每輛電動汽車進行管家式安全防護!昂帽冉o每一臺車都安上了一個車輛和充電安全生命周期保障的‘黑匣子’,通過時刻聯網在線,在充電過程中保護車輛電池安全,每一次充電過程也是一次安全體檢過程,對汽車的安全隱患做到‘可監視、可預警、可控制、可追溯’!
目前,成都的充電樁數量占到四川省的65%以上。據介紹,特來電已在綿陽、樂山、眉山、資陽、瀘州、宜賓、達州、雅安等地落戶。
“我們可以根據客戶的規劃,快速找到場站,快速拓展業務,同時也會適度進行超前布局,打造四川省充電網黃金十字線!瘪R宏楓說。
而在客流量較難預測的高速路充電站方面,國企則更多地承擔了社會職責。據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透露,2020年該公司將在四川投資8000余萬元,加速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擬建成電動汽車充電站105座,建成充電樁約2000根。
愛馳汽車副總裁仇炯:充電樁建設應從重數量向重質量轉變
新能源車要發展,充電樁必須先行。隨著新基建政策的落地,充電樁行業也迎來了難得的機遇期。
近日,愛馳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仇炯認為,國家將充電樁建設納入新基建,政策也從過去的“補車”轉向“補電”,其目的就是讓未來的車樁比水平更加合理,用充電基礎設施服務能力的提升,進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這也凸顯出新能源汽車產業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化的特點。
在仇炯看來,新基建不再是傳統意義的規模擴張,而是以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中心,以數字化信息網絡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其核心要義是帶動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轉型。也就是說,下一代的智能充電樁建設,需要以5G為核心,以大數據為載體,以人工智能為輔助,這樣才能發揮能源流通的最大價值。
不過,仇炯認為,目前充電樁行業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充電樁數量尚不能滿足需求。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充電樁僅有121.9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51.6萬臺,私人充電樁70.3萬臺,車樁比約為3.4:1,與規劃仍存在明顯差距。用戶從性價比角度考慮,更愿意用私樁,但私樁安裝率不足70%。從長遠角度看,如果私樁的安裝率能保持更高水平,無論是對用戶的便捷使用,還是緩解公樁建設壓力來說,都具有現實意義。因此,應對自建網點和充電基礎設施且對公眾開放的企業,以及具備高水平充電樁研發、制造、服務能力的企業給予不同程度的補貼支持,加速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普及。
其次,充電樁的利用率還不高,其中存在充電樁故障、燃油車占位等一些客觀問題。所以,充電樁建設應從重數量向重質量轉變,提高充電樁技術和質量,縮短充電時間,加強質量保障。
另外,早期的政策紅利讓部分企業為加快跑馬圈地,無視使用場景,導致充電樁設備分布不均,公共充電樁利用率較低。比如,出于盈利方面的考慮,一些充電樁企業將大量網點布局在地價較低的偏僻地區,市中心則布局較少,但偏僻的地段客流量較少,利用率不高。針對這一情況,應該鼓勵運營企業將基礎信息、燃油車占位信息、支付信息等充電樁信息進行共享,形成互聯互通的格局,從建好充電樁轉向用好充電樁。
在新一輪的科技變革和產業變革中,充電樁的建設正在以“建網”的模式取代單純的“建樁”,實現互聯互通。
據仇炯介紹,愛馳汽車目前正通過在營銷體系的各級體驗、銷售、服務網點布局充換電設施,為愛馳車主提供專屬的充電服務,同時向社會車輛共享資源。
據介紹,愛馳汽車的公共充電樁建設集中在兩個領域。
首先,針對愛馳汽車的銷售服務網點進行建設。根據愛馳汽車的計劃,條件符合的網點將規劃建設“一快三慢”充電樁。預計到2020年底,愛馳的銷售服務網點將擴展到300個左右,自建的充電樁將超過1000個。這些充電樁不僅提供給銷售服務伙伴及愛馳用戶自用,同時也開放、共享給所有需要充電的電動車用戶使用。
其次,愛馳汽車也在與地方政府、有關機構合作,嘗試在更多的場合建設充電樁,并開放、共享給所有電動車用戶使用。其中,愛馳汽車與上饒公交集團合作共建的充電站,在服務公交車的同時,也將服務純電動乘用車,這項有益的創新嘗試將為愛馳汽車協同合作、規;七M公樁建設積累切實有效的經驗。
除了完善公共充電網絡布局,愛馳汽車還為用戶提供了AI專屬充電樁,支持APP遠程控制和定時充電,用戶只需連接好車輛后,即可通過APP開啟/結束充電,無需多次外出,安全更省心。即使在車位無信號的情況下,需要立即充電的用戶可通過刷卡或者藍牙啟動充電,如果希望利用電網夜間低谷時間充電,可以通過手機APP預約功能啟動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