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平價時代來臨之前,新能源上市公司大股東在2020年啟動了一輪超百億級別的減持行動。在A股財富效應和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的共同推動下,2020年國內多家新能源龍頭上市公司大股東實施大手筆減持,減持股東不乏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高管一致行動人。在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約束下,新能源行業
風電“搶裝”造富:產業鏈大股東拋售50億
國內風電行業在政策調整影響下,在2020年進入“搶裝”的最后時點。從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看,根據東吳證券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風電板塊營收1161.43億元,同比增長41.38%;歸母凈利潤94.24億元,同增108.54%。
根據《能源》雜志記者統計,國內風電主要上市公司中,包括明陽智能、運達股份、泰勝風能、吉鑫科技、通裕重工、金力永磁在內,多家公司大股東、高管均在2020年制定大額減持計劃,減持規模近50億元,其中以明陽智能減持規模最大。
受益于陸上和海上風電搶裝,風機制造企業明陽智能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風機交付規模、在手訂單等同比均大幅增加。其中營業總收入151.26億元,同比增109.79%;風機對外銷量3797MW,同比大幅增長121%;風機在手訂單14.15GW,同比增長12.6%。
明陽智能分別在5月20日、8月25日發布兩則公告,公告稱股東JointHero累計完成股份減持1379萬股,減持金額1.45億元;大股東靖安洪大招昆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廣州蕙富凱樂投資合伙企業分別完成減持股票1900萬股、5200萬股,減持金額分別為2.44億元、7億元。
在這輪減持結束后,上述三家股東又分別推出新一輪減持計劃。其中,靖安洪大計劃在2020年9月28日-2021年3月26日減持不超過8419萬股股票;蕙富凱樂計劃在2020年11月19日-2021年2月10日減持不超過4382萬股股票;JointHero計劃在2020年12月14日-2021年3月12日減持不超過1874.6萬股股票。
按照11月27日明陽智能收盤價格計算,在2021年3月26日之前仍有25.08億元資產減值正在路上。國內風機第四大供應商運達股份(300772,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9月7日公告稱,公司大股東中節能投資計劃以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減持數量不超過1466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4.99%。按照11月27日運達股份收盤價格計算,減持金額為2.2億元。
在風機制造環節出貨量高增的同時,風機產業鏈供應商業績水漲船高,多家公司大股東啟動減持計劃。
風機鑄件企業吉鑫科技11月5日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包士金因歸還借款及產業投資等需求,計劃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窗口期不減持)減持公司股票不超過5,864.16萬股。按照11月27日吉鑫科技股價測算,減持金額為2.2億元。
風電磁鋼供應商金力永磁10月9日公告稱,公司股東金風投控(金風科技全資子公司)在2020年7月20日至10月2日期間減持公司股份約627萬股,減持金額為2.27億元。此前,金風投控已經減持金力永磁股份640萬股,減持金額為2.49億元;大股東深圳遠致富海九號投資企業(有限合伙)減持413.4萬股,減持金額1.45億元。
塔筒制造企業泰勝風能6月23日公告稱,公司股東、董事、一致行動人成員黃京明、夏權光計劃在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減持股份累計不超過899萬股。按照11月27日泰勝風能收盤價格計算,減持金額為0.65億元。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國內風機鑄件龍頭日月股份11月2日發布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對企業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承諾一年內不減持公司股份,合計股份占比66.47%。
此前日月股份披露,2020年3月14日-9月10日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虞洪康,董事、財務負責人兼董事會秘書王燁分別減持19.41萬股、19.42萬股,累計減持金額825萬元。
本文系《能源》雜志12月封面報道,新能源大股東減持套現超200億
作者: 來源:能源雜志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