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確立和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新基建建設的背景下,光電建筑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2021年3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領導發言表示,國家能源局將加快實施能源領域碳達峰行動,制定更加積極的新能源發展目標,大力推動新時代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高質量、市場化發展,加快實
5、推廣薄膜光電建材在建筑上應用
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在建筑上應用,是指將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與建筑結合,滿足建筑物的安全、功能、美觀等要求。薄膜太陽能產品弱光性能佳、色彩豐富、形狀多樣,能以構件(建材)形式應用到建筑的屋面和外立面,可以實現與建筑一體化。
在新建民用建筑、新建工業建筑、在建建筑和既有建筑上推廣應用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全市城鎮新建居住建筑、地上總建筑面積達到 3000 平方米及以上或首層占地面積達到 1000 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依法依規同步規劃設計安裝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
新建居住建筑應用規模。4層(含4層)以下集中設計應用薄膜太陽能發電組件面積應不少于屋頂面積的35%;5-11層按全部住戶數計算、12層及以上按12層住戶數計算,一戶按照不少于3平方米計算和集中設計薄膜太陽能組件應用面積。
新建公共建筑應用規模。無玻璃幕墻的公共建筑,設計應用薄膜太陽能發電組件面積不少于屋頂面積的35%;有玻璃幕墻的公共建筑,設計應用薄膜太陽能電池面積應不少于屋頂面積的35%與南、東、西三向幕墻面積的30%之和。
新建工業建筑應用規模。新建工業建筑根據項目用電消納等情況,確定設計應用薄膜太陽能發電組件面積。
既有建筑應用規模。既有建筑結合項目荷載和用電消納等情況,確定設計應用薄膜太陽能發電組件面積。
6、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推廣
《南昌市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管理工作實施細則(2021-2025)》文件指出,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設單位應當根據項目條件,擇優選擇一種適宜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用于建筑采暖、制冷、照明和熱水供應等。引導和推動下列可再生能源技術和系統的應用,包括:有條件的建設項目優先采用地源熱泵系統;大型屋面和建筑幕墻使用太陽能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技術。
大力發展風電、光伏,實施“風光倍增計劃”,到 2025 年底,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 5000 萬千瓦,裝機占比達到 36%以上。到“十四五”末,力爭浙江省光伏裝機達到 2750 萬千瓦以上,新增裝機在 1200 萬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超過 500 萬千瓦,集中式光伏新增裝機超過 700 萬千瓦。
在新建廠房和商業建筑等,積極開發建筑一體化光伏發電系統。同時,加快探索建筑屋頂太陽能熱水器和光伏發電系統一體化應用。
隨著近年來光伏發電在技術研發、成本下降、社會認可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光電建材產品已經越來越豐富,在保證產品質量和安全性前提下,
新型光電建筑不僅具備傳統建材屬性,還有非常不錯的發電效益和節能減排效果。
新型光電建材不僅能適應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還能滿足綠色建筑在節能減排、美觀設計、功能需求、創新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表示,太陽能將成為建筑能源重要來源之一。建筑屋頂以及可能接收到足夠多的太陽輻射的建筑垂直表面,都是安裝太陽能光伏電池的最佳場景。目前,我國城鄉建筑總量已超過600億平方米,建筑屋頂和可接受足夠太陽光的垂直表面超過100億平方米。每平方米表面安裝光伏電池平均每年大約可發電200千瓦時,如果這些建筑表面全部被開發利用,每年可發電2萬億千瓦時,約為我國目前全年總發電量的28%,超過了我國目前民用建筑的年耗電總量。
作者: 來源:BIPV在線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