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光伏產業進入平價時代,標志著光伏產業邁入可持續發展階段。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以光伏為主導的太陽能產業被賦予高增長、高景氣度的成長空間,將成為未來數十年的產業風口。一、3類太陽能產業鏈太陽能產業是指參與太陽能資源的開發、應用等一系列過程活動的企事業單位集合體,主要包括太陽能發電產業鏈、
三、未來可期的光伏應用場景
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34GWdc,較2019年同比增長22%,截止2020年底,全球累計光伏裝機760.4GW。自2013年以來,中國每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連續穩居全球第一,截止2020年底,中國累計光伏裝機48.2GW。
在國內,光伏的應用還集中在傳統的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的支持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展望未來,適應于各種需求和應用場景的光伏產品將會出現,除大型并網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外,與建筑相結合的光伏建筑一體化前景廣闊,光伏+儲能、光伏+制氫、光伏+海水淡化、光伏+電動汽車等融合應用前景都值得期待。
1、光伏建筑一體化市場巨大
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是光伏建筑的終極演化形態。現有的戶用光伏電站大多還屬于BAPV,即在已有的傳統建筑上加裝光伏設備,將太陽能板安裝在現有建筑的屋頂仍存在建設成本高、不美觀等多重因素。隨著光伏轉化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快速降低,光伏建筑一體化開始受到重視和推廣。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光伏建筑一體化將成為各個企業、園區、城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要件,世界各國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支持綠色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將迎來市場爆發期。目前中國每年有約40億平米的建筑竣工面積,其中5%使用BIPV產品即可達到近20GW的裝機容量。
國內光伏龍頭企業隆基股份已發布首款裝配式BIPV產品“隆頂”,主要面向工商業屋頂用戶,定位于裝配式BIPV產品。隆基股份在無錫連城凱克斯實施的BIPV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為1600kW,每年可生產清潔電力超160萬度,不僅能為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同時還能夠減少碳排約1600噸。
2、“光伏+”應用場景的市場拓展
“十四五”期間,中國將推動一期示范項目建設,促進光伏+儲能、光伏+治沙、光伏+制氫、光伏+海水淡化、光伏+充電樁等新產業新業態的成熟,促進光伏發電多點開花。
光伏+儲能:光伏+儲能是整個電力探索的主線,通過光伏電站加儲能電站,可以使光伏發電供電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更多地替代電力系統中價值更高的電力部分。2030年光伏和儲能有望達到電網平價的水平,其中分布式光伏最早有望在2022年或2023實現平價。
光伏+戶用:目前,山東、陜西、福建、廣東、江西等地已開展戶用光伏試點工作,未來戶用光伏會從簡單的能源消費者向能源產消者轉變,結合戶用儲能系統、電動汽車充電樁等,戶用也可以實現能源獨立。
光伏+制氫:光伏制氫是光伏未來大規模發展的一個出路,可直接把光伏直流電通過DC/DC轉換直接制氫,特別是光伏電站可實現離網制氫,可以擺脫電力消納和送出的限制,在日照很好但電網條件有限的地區制氫。
國內光伏龍頭企業陽光電源2019年成立氫能事業部,在陽光產業園建設一個多模式制氫系統示范基地,包括647.28KW光伏系統、230KWh儲能系統、1套100Nm3/h制氫裝置和50KW氫燃料電池發電系統。
作者: 來源:東灘智庫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