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可再生能源2021:至2026年分析與預測》報告,預測到2026年可再生能源技術在電力、交通運輸和供熱領域中的部署情況和面臨的主要挑戰。報告指出,到202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較2020年增加60%以上,達到1800吉瓦以上,相當于目前全球化石燃料和核能的裝機容量之和;此外,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可再生能源2021:至2026年分析與預測》報告,預測到2026年可再生能源技術在電力、交通運輸和供熱領域中的部署情況和面臨的主要挑戰。報告指出,到202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較2020年增加60%以上,達到1800吉瓦以上,相當于目前全球化石燃料和核能的裝機容量之和;此外,到2026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將占全球新增電力容量的95%以上,其中太陽能光伏發電將貢獻一半以上。中國依然是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的領導者,中國、印度、美國和歐洲四大市場將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80%以上。具體內容如下:
一、可再生能源發電領域
1、未來五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快速增長,但按照這一增長趨勢仍無法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
在主要案例情景中[1],預計未來五年全球可再生電力年均新增裝機容量約為305吉瓦,較過去五年增長近60%。盡管如此,可再生能源發展仍面臨一系列政策不確定性和實施過程中的挑戰,如當前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給投資成本帶來了上行壓力,而一些市場原材料供應和電價的上漲在短期內給風能和太陽能制造商帶來了額外的挑戰。在加速案例情景中[2],預計未來五年全球可再生電力年均新增裝機容量將較主要案例情景增加四分之一,達到380吉瓦以上。然而加速案例情景與2050凈零排放情景之間仍存在較大的碳排放差距,在2050凈零排放情景中,未來五年全球可再生電力年均新增裝機容量需較加速案例情景增加80%以上,這意味著政府需要進一步提高目標,以實現2050凈零排放目標。
圖1 不同情景中可再生能源電力年均新增裝機容量與累計裝機容量預測
2、全球各地可再生電力部署規模持續擴大不斷刷新情景預測上限
在主要案例情景中,全球到2026年可再生電力裝機容量將突破1800吉瓦,占全球新增裝機量的95%以上。中國依然是全球新增可再生電力裝機容量的領導者,占全球增量的43%,其次是歐洲、美國和印度。上述四個地區占全球可再生電力裝機規模的80%以上。在中國,到2030年超過40%的發電量將來自于非化石能源,并于同年實現1200吉瓦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裝機目標;在歐洲,將在經濟復蘇計劃下提供8000億歐元用于發展可再生能源,以實現到2030年減排55%的目標;在美國,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的稅收抵免仍將延續;在印度,政府宣布到2030年實現500吉瓦的可再生電力裝機目標,并出臺了額外的政策刺激分布式光伏產業的發展。
圖2 2020和2021年報告主要案例情景對未來五年不同國家/地區可再生電力裝機容量預測
3、太陽能光伏產業推動可再生電力創紀錄發展
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推動下,2021年全球新增可再生電力裝機規模近290吉瓦,較2020年創紀錄水平上仍增加3%。在主要案例情景中,未來五年年均新增可再生電力裝機容量將達到305吉瓦,較過去五年增加58%。盡管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將影響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投資成本,但預計2021年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同比增長17%,達到近160吉瓦;到2026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達到200吉瓦。未來五年,公共事業規模的項目將繼續貢獻全球太陽能光伏增量的60%以上。在加速案例情景中,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到2026年將增至近260吉瓦。中國、歐洲、美國和印度等主要市場的增長空間最大,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東等新興市場也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4、未來五年,除海上風電新增裝機規模快速擴張之外,陸上風電、水電、生物能源發電、地熱能發電和聚光太陽能熱發電發展將放緩
2020年全球新增陸上風電裝機規模達到108吉瓦,這主要受中國推動,但隨著中國陸上風電補貼取消,預計未來五年全球陸上風電年新增裝機規模將下降到75吉瓦。盡管如此,這仍比過去五年年均新增裝機規模高出近25%。中國、歐洲和美國合計占未來五年陸上風電新增裝機規模的80%。在加速案例情景中,到2026年陸上風電年度新增裝機規模將達到110吉瓦,略高于2020年創紀錄水平。預計2021年海上風電市場將加速增長,新增裝機規模將達到11吉瓦,幾乎是過去的2倍。盡管中國受補貼取消新增裝機規模增長將放緩,但由于英國、德國、比利時、丹麥和荷蘭之外的新市場快速擴張,到2026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規模將達到21吉瓦,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120吉瓦。在主要案例情景中,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在年度風電新增裝機規模中占比將達到20%以上。然而隨著英國和歐盟海上風電和陸上電網的快速部署、中國風電成本的快速下降和強有力的政策出臺、美國大型電網早期部署,在加速案例情景中,到2026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規模將增加至134吉瓦。
與過去五年快速擴張相比,水電、生物能源、地熱能和聚光太陽能熱發電等波動性可再生能源在未來五年增長將放緩約5%。這主要是與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相比,投資和發電成本相對較高,缺乏政策支持以及對波動性可再生能源靈活性的認可有限,阻礙了其更快的發展。對于水電,在主要案例情景中,中國、印度和土耳其三大市場將共同推動未來五年全球新增裝機153吉瓦。對于生物能源發電,中國將貢獻全球60%的新增裝機規模,而中國之外的地區受到供應鏈挑戰、缺乏政策支持和相對較高的發電成本將導致生物能源發電進展緩慢;對于地熱能,盡管發展潛力巨大,但未來五年地熱能發電的新增裝機規模預計不到5吉瓦;對于太陽能熱發電,未來五年新增裝機規模將不到3吉瓦。
圖3 至2026年主要案例情景和加速案例情景中太陽能光伏、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年度新增裝機規模預測
5、2021年主要市場低風力環境和干旱條件阻礙了其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的快速增長
預計2021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同比增加6%,達到7900太瓦時以上,略高于過去五年年均增長率。而2021年可再生電力累計裝機規模增速更為顯著,這種發展差距主要是由于風力發電和水電關鍵市場的不利環境導致,如果沒有這些不利環境影響,2021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同比增加近9%。巴西、美國、中國和土耳其的嚴重干旱條件限制了全球水力發電總量,2021年全球水力發電量將與2020年持平。而對于風力發電,預計2021年全球風力發電量將增加14%,達到近220太瓦時,受惡劣氣候環境影響,歐盟風力發電量將下降3%,這是三十多年來歐盟風電首次下降;但巴西、中國、印度和美國風電產能的強勁增加彌補了其他主要市場風電產能增長放緩的影響。在主要案例情景中,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在未來五年增長近52%,到2026年將達到11 300太瓦時以上。預計到2026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占全球發電總量的近37%,成為最大的發電來源。雖然水電仍然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總量的最大來源,但其在全球發電總量中的份額略有下降至15.6%。與此同時,波動性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光伏和風能)發電量將占全球發電總量的近18%,超過水電。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未來五年海上風力發電量將增長最快,漲幅將達到240%,到2026年將占發電總量的1.5%。
作者: 來源:先進能源科技戰略情報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