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臺灣光伏硅片和電池生產商已經從美國反傾銷稅案中獲益,盡管美國商務部尚未對是否向中國光伏組件生產商征收反傾銷進口稅做出最終決斷。據Jefferies投行稱,臺灣太陽能電池生產商自年初以來,業績反彈29%,但此前銷售額因產量過剩和繼而帶來的需求疲軟而急速下滑,這導致眾多生產商報告銷售額兩年多來一直處于低谷。
一些公開上市的臺灣光伏生產商,包括E-Ton、Motech、Mosel、Neo Solar Power、Solartech和Gintech,均在一月份實現銷售額平均增長11.8%,二月份平均增長15.4%。
Jefferies指出,銷售額的提升證明中國光伏生產商擔心美國反傾銷稅的最終實施,因此提高了從臺灣購買產品的數量,以期避開將向中國產電池和組件征收的關稅。
多家已經公布2011年財年業績的中國光伏生產商表示,第四季度后期歐洲和美國出現強勢需求。但也足以消耗供應鏈上的庫存量,盡管第三季度產量有所削減。
某些企業的庫存水平最終低于平常水平,這也是臺灣公司向中國光伏生產商乃至歐洲和其它地區客戶供應量增多的部分原因。
但是眾多中國企業此前就指出,限制可能實施的關稅影響的戰略之一是將從臺灣購買的太陽能電池用于美國出貨的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