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2021年我國風電和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達到1.01億千瓦,其中風電新增4757萬千瓦,光伏新增5488萬千瓦,完成了全年保障性規模目標。截至2021年底,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28、3.06億千瓦。四季度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分別為3121萬千瓦、2782萬千瓦,受補貼取消等因素影響,四季度新增并網集中度有所下降。2021年風電、光伏發
分區域消納情況
華北地區
四季度棄風率6.2%,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棄光率1.9%,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
四季度,北京、天津基本無棄電問題,山東、山西、河北棄電率分別為1.2%、2.1%、3.7%,蒙西地區棄電率為7.7%,為華北地區最高,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華北地區全年新能源棄電率3.6%,累計棄電量56.2億千瓦時。
西北地區
四季度棄風率5.2%,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棄光率5.8%,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
四季度,西藏、陜西、新疆、甘肅、寧夏的新能源棄電問題均有明顯好轉,新能源棄電率同比分別下降6.4、3.8、2.7、0.8、0.3個百分點至21.5%、2.8%、6.1%、4.0%。受支撐電源建設進度滯后及電網安全穩定約束等因素影響,青豫直流送出能力受限,青海四季度新能源棄電率為10.8%,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西北地區全年新能源棄電率5.4%,累計棄電量132.8億千瓦時。
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四季度棄風率2.9%,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棄光率0.9%,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
四季度,黑龍江、遼寧分別同比提高4.0、0.8個百分點至4.0%、2.3%,吉林、蒙東新能源棄電率為2.5%、2.2%,同比均降低0.4個百分點。東北地區全年新能源棄電率2.0%,累計棄電量23.6億千瓦時。
中東部和南方地區
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四季度新能源總體消納情況較好。
四季度,中部地區新能源棄電率為1.2%,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東部地區新能源棄電率為0;南方地區新能源棄電量率為0.1%。其中河南棄電率為3.0%,棄電電量3.8億千瓦時,江西、貴州出現少量棄電量。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全年新能源棄電率分別為1.2%、0%、0.1%,累計新能源棄電量為8.6億千瓦時。
重點省份消納情況分析
消納情況顯著好轉的省份。
四季度,陜西、山東、山西、新疆等省區新能源利用率有明顯提升。從全年來看,湖南、新疆、甘肅等地區新能源消納利用情況顯著好轉。
湖南。四季度湖南風電利用率為100%,同比提升0.39個百分點;光伏利用率為100%。2021年,湖南新能源發電利用率為99.2%,同比提升3.5個百分點。湖南新能源棄電問題持續好轉,一是全年供需形勢緊張,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較高,且煤電發電量降低,新能源出力水平有所提升,為新能源消納提供了有利條件。二是湖南省建立了新能源年度消納預警機制,優化調整省內新能源建設規模和項目布局,保障了新能源項目有序建設及并網消納。
新疆。四季度新疆新能源利用率為92.3%,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2021年,新疆新能源發電利用率為94.0%,同比提升2.9個百分點。新疆新能源棄電問題持續好轉,一是得益于吉泉等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輸電能力的提升,疆電外送規模不斷擴大。二是新疆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較快,今年新疆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0.8%,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三是新疆積極推動電采暖項目實施,同時不斷擴大綠電市場化交易規模。
甘肅。四季度甘肅新能源利用率為95.5%,同比降低1個百分點。2021年,甘肅新能源發電利用率為96.8%,同比提升1.7個百分點。甘肅新能源棄電問題持續好轉,一方面得益于祁韶等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輸電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甘肅省大力推進直購電交易、新能源替代自備電廠發電、清潔能源供暖和電能替代等示范工程,積極開展各類市場化互濟交易、合理安排省間交易與跨區現貨等措施,有效促進了新能源消納。
消納情況需重點關注的省份。
四季度,青海、蒙西、黑龍江、河南新能源利用率有所下降。從全年來看,蒙西、青海等地區新能源消納利用情況有所降低。
蒙西地區。四季度,蒙西地區風電利用率為91.0%,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光伏發電利用率為94.8%,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2021年,蒙西地區新能源利用率為92.3%,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主要原因為內蒙古受能耗雙控政策影響,2021年四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僅為0.6%,新能源本地消納空間受限。且北方地區供暖周期長,受供熱機組“以熱定電”運行方式影響,新能源消納受到制約。
青海。四季度,青海省風電利用率為94.8%,同比上升0.77個百分點;光伏發電利用率為88.1%,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2021年,青海地區新能源利用率為87.3%,同比下降5.7個百分點。一方面,2020年底新能源集中并網規模較大,在本地消納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為2021年新能源消納帶來較大壓力。另一方面,受支撐電源建設進度滯后及電網安全穩定約束等因素影響,青豫直流輸送新能源能力受限,制約新能源消納水平的提升。
2022年一季度及全年消納形勢研判
在碳達峰碳中和及鄉村振興戰略帶動下,預計一季度光伏、風電新增并網規模仍保持一定增速。
為實現“十四五”新能源發展目標,預計光伏、風電新增并網規模仍保持快速增長。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及“千鄉萬村沐光行動”的全面推進,戶用光伏裝機規模保持一定增速。一季度海上風電將開啟無補貼時代,預計海上風電裝機增速出現一定回落,但長期來看,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將保持持續增長。
一季度全國各地平均風速隨月份增加呈增大趨勢,全國大部地區平均水平面總輻照量呈增加趨勢。
1-3月,全國各地風況變化較為明顯,風速高值區主要位于東北、西北東部的部分地區、青藏高原、川西高原、云貴高原等地平均風速達到6.0m/s以上。
1-3月,各地的太陽能資源變化較為明顯和復雜。平均水平面總輻照量高值區主要位于西北地區東部(青海、甘肅中北部)、西藏中部、云南西部等地。
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將在2022年陸續并網投產,新能源項目集中度增大,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區消納壓力增大。
第一批開工建設的風光電基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古、青海、甘肅、寧夏、陜西等省份,以就地消納和依托存量通道輸送為主,同步落實配套電網建設和消納措施是基地項目高效利用的保障。
重點輸電工程陸續投運,存量輸電通道輸送能力進一步提升,跨省跨區配置能力提高。
2021年下半年,雅中—江西、陜北—武漢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南昌至長沙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陸續投運。2022年,荊門至武漢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白鶴灘至江蘇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閩越聯網等重點工程將投產運行,青豫直流等存量輸電通道新能源輸送能力進一步提升。隨著重點輸電工程陸續投運及存量輸電工程運行方式優化,風光發電占比提升將不斷加速,全國新能源消納水平進一步提高。
“東數西算”等國家戰略推動西部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快速增長、有力提升本地區新能源電力消納水平。
“東數西算”工程的算力樞紐主要分布于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等省區,均為我國清潔能源大省。隨著相關工程陸續開工投產,將促進西部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將持續增長,有利于風電、光伏等綠色能源就地消納,同時為今后能源資源和算力資源的大范圍聯合優化調配創造條件。
火電靈活性改造工程持續推進,儲能將在保障新能源消納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內蒙古等重點省區開展的火電靈活性改造工程將在2022年發揮重要作用。2022年重點抽水蓄能電站工程投產規模預計達到590萬千瓦,包括黑龍江荒溝抽水蓄能電站(4×300MW)、山東沂蒙抽水蓄能電站(4×300MW)、吉林敦化抽水蓄能電站(4×350MW)、浙江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6×350MW)等。隨著《 “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的印發,儲能發展的相關體制機制將進一步理順,推動新型儲能在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發揮促進新能源消納的作用。
2022年需持續關注新能源消納利用率情況。
隨著國家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的開工建設和第二批項目的深入推進,預計2022年“三北”地區新能源將大規模并網發電,部分省區新能源消納利用面臨較大壓力,建議做好新增項目并網投產時序的合理安排。
作者: 來源: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
責任編輯:jianping